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果子狸的意思、果子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果子狸的解释

动物名。又称花面狸、白额灵猫。产于 东南亚 及我国 长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小像家猫,嗜食谷物、果实、小鸟、昆虫等。肉可食,味鲜美;毛皮可制裘。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第二分二号五簋碗十件:鯽鱼舌匯熊掌……梨片伴蒸果子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果子狸(学名:Paguma larvata),又称花面狸、白鼻心,是哺乳纲灵猫科的一种中小型兽类。其词义与特征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词义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一种面部具显著白色面纹,尾长且具环纹的夜行性哺乳动物。《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灵猫科,体形似家猫,面有白斑,尾有黑白环纹,栖息山林,食果实和小动物。”

  2. 名称溯源

    “果子狸”得名于其食性偏好。《中国动物志》载:“因喜食多种野果(如无花果、榕树果),故得名‘果子狸’。”


二、生物学特征

  1. 形态描述

    • 体貌:体长45-65厘米,尾长30-55厘米,体重4-8公斤;
    • 特征:额至鼻梁有一条白色纵纹,眼周及耳下具白斑,尾具9-11个黑白相间环纹(《中国哺乳动物图鉴》)。
  2. 生态习性

    • 栖息于亚热带至热带森林、灌丛,善攀树;
    • 杂食性,以果实(占食谱50%以上)、昆虫、小型脊椎动物为食(《中国兽类野外手册》)。

三、保护与文化关联

  1. 保护等级

    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禁止非法捕猎与贸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

  2. 传统认知误区

    曾被误传为SARS病毒中间宿主,后续研究证实其与病毒传播无直接关联(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报》)。

  3. 文化记载

    明代《本草纲目》称其“肉甘平,无毒”,但现代因保护及公共卫生要求,已禁止食用(中华书局点校本)。


四、延伸知识

参见:《辞海》(第七版)哺乳动物条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23评估版)。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果子狸”的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与学名

果子狸(学名:Paguma larvata)是灵猫科、花面狸属下唯一的物种,又称花面狸、白鼻心或白额灵猫。因其喜食水果(尤其是夏秋季节),故得名“果子狸”。

2.形态特征

3.栖息地与分布

4.习性与食性

5.保护现状

其他说明

在汉语中,“果子狸”偶被用于比喻容貌丑陋或行为卑劣(如),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非主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需更多信息,可参考相关百科或保护机构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褊激碧萝春碧牙西不文沧海遗珠层出不穷赤脚婢处当大错打底电视系列剧地上天官抵诛东明杜葵多分督缮额办房祀干风公里诟龟呼天寡老禬礼国能孤突灏噩绛县老人监护熸炮家破人离急风救生员离词冽风礼绝灵溪离世陇右辘轳矛槊赧赧然酿制凝厉怒吻批鬭平莽蒲节遣愁索笑千斤担青门瓜软绢善于所亲驼毳托开屠宰税外需无知妄作下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