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献熟食。古祭祀之礼。《周礼·春官·司尊彝》:“其馈献用两壶尊,皆有罍。” 郑玄 注:“馈献,谓荐孰时,后於是荐馈食之豆籩。”
(2).奉送礼物。《礼记·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周公礼乐》:“其(指 蔡京 )生日,天下郡国,皆有馈献,号‘太师生辰纲’,富侈可知也。”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他若絶馈献,葺学宫……都是 孙先生 文笔敷宣,便觉词严义正。”
餽獻:赠送奉献。餽,通“ 馈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薛嗣昌 善交中贵人,每有餽献,常备四副,如锦椅背坐子之类,必以四十副为率。”
“馈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祭祀礼仪中的献食
指古代祭祀时进献熟食的仪式,属于礼制的重要环节。如《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其馈献用两壶尊”,郑玄注解释为“荐孰(熟)时”的礼仪流程。
赠送礼物的行为
泛指奉送物品,尤其强调礼节性馈赠。如《礼记·坊记》提到“馈献不及车马”,明代瞿佑《归田诗话》记载蔡京生日时“天下郡国皆有馈献”。
该词现代已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语境中。需注意与“馈赠”的区别:“馈献”更侧重礼仪规范,而“馈赠”适用范围更广。
馈献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用来描述给予、奉献、贡献的意思。它包含了对他人或社会的付出和支持。
馈字由「饣」和「帚」两个部首组成。
「饣」部表示与食物或饮食相关的意思,这显示了馈献的初衷是供养饮食,向对方提供生活所需。
「帚」部是表达清扫、整理的意思,这表示馈献的行为是以整理整齐有序的方式赠予他人。
馈字共有13画。
馈献作为一个两千多年的词汇,具有古老的源头。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尔雅·释食》一书中,其中详细解释了不同人群之间互相赠送礼物和动物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馈献被写作「饋獻」。
在古代,馈献的汉字写法是「餽」,古文中的字形更加草书化,显示出了当时的书法风格。
1. 他经常以馈献物品的方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 那位企业家以馈献巨额捐款的方式支持了许多慈善项目。
3. 技巧和知识的馈献是我们能够不断进步的关键。
有关馈献的相关词汇包括:
- 馈赠
- 献身
- 礼物
- 奉献
馈献的近义词包括:
- 回馈
- 献出
- 供养
馈献的反义词是:
- 接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