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架的意思、鼓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架的解释

(1).安放鼓的架子。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椅后屏上繫鼓架。鼓架高二尺二寸七分,四脚,方一寸二分。”

(2).画竹时所忌用画法之一。谓中间一竿直出,左右两竿交叉有如鼓架者。 元 李衎 《竹谱详录》卷一:“惟画意所忌,不可不知,所谓衝天撞地,偏重偏轻,对节排竿,鼓架胜眼,前枝后叶,此为十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架,指专门用于承托、固定或支撑鼓类乐器的器具或框架结构。根据汉语词典及专业工具书的释义,其含义可细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核心释义

鼓架指放置鼓的支架或台座,通常为木质结构,用于稳定鼓身并调节演奏高度。

来源: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定义:“鼓架,放置鼓的架子。”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释:“安放鼓的支架。”


二、历史与形制演变

古代鼓架多采用“十”字形或“工”字形设计,常见于宫廷雅乐及民间仪式。例如唐代宫廷的“建鼓架”高逾丈余,饰以彩绘云纹(参见《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明清时期戏曲舞台所用鼓架高度降低,更注重便携性。


三、戏曲文化中的专指

在传统戏曲领域,“鼓架”特指武场伴奏中放置板鼓、堂鼓的专用木架,与锣架、铙钹架并称“武乐三件”。

来源: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载:“鼓架,戏曲乐队武场放置打击乐器的支架,通常置于舞台右侧。”


四、文化关联

鼓架作为礼乐制度的物质载体,常见于古代绘画及文献。如宋《营造法式》记载鼓架榫卯工艺,明《三才图会》绘有“灵璧石鼓架”图示,体现其工艺与礼制功能的结合。

参见:鼓(打击乐器)、乐悬(礼乐陈列制度)、戏曲武场(伴奏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鼓架”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结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1. 安放鼓的架子

    • 指专门用于放置鼓的支撑结构,常见于古代乐器或仪式场合。例如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其形制:“鼓架高二尺二寸七分,四脚,方一寸二分”,说明其尺寸和构造有明确规范。
    • 这一释义在多个词典中被列为基本含义,且引用了历史文献佐证。
  2. 画竹技法中的忌讳画法

    • 元代李衎《竹谱详录》提出,画竹时若中间一竿直立,左右两竿交叉如鼓架状,则称为“鼓架”,属于十种病笔之一。这种构图因缺乏自然美感而被视为技法缺陷。

其他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姆弊屣不识局面常满尊痴风檮树怆慌骴禁丛山峻岭达信叮当响返观内视朏朒封港感疢高安垢染莞蒻官身虎啸龙吟假寐娇傲戒晨进止君子儒昆娣蜡宾两柱钱裂破鲁灵光轮机长媚柔木椹陪住前旒七策五成勤笃穹形七叶如鱼离水三燕生落省忆审声身章世涂石尉试文蜀魄四君子速快天库铜牙宛畅王虺无当谢客邪足膝进衅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