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身的意思、官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身的解释

[officeholder] 旧指作官之人;有官职在身

官身十年,克已奉公

详细解释

(1).有官职在身。亦指身任公职的人。 宋 陆游 《秋夜遣怀》诗:“官身奔走何时定,病眼蒙笼惟欲闭。”《水浒传》第五六回:“ 徐寧 道:‘我却是官身,倘或点名不到,官司必然见责,如之奈何?’”《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6*春情》:“拙夫姓 韩 ,与小儿在衙门跟官,蚤去晚回,官身不得相会。”

(2).谓官伎到官府应差。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有大行首 李素兰 ,与 李玉壶 作伴,有他母亲板障,剪了头髮,不出来官身。”《金6*6*梅词话》第四六回:“ 李铭 道:‘小的官身,到家洗了洗脸,就来了。’”

(3).指官府派给官伎的差事。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呀,可怎了也!悮了官身,大人见罪,见今拘唤,须索见咱!”

(4).官府的差役。《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选了吉日良时,打点信香礼物,官身私身,簇拥着两个夫人,先到 北极佑圣真君 庙中。”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官身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官身"一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历时性语义特征。《汉语大词典》将其核心释义归纳为"有官职在身的人",特指古代社会中具备正式职衔的公务人员。该词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诗经·周南·卷耳》郑玄笺注"臣出使必受命于朝"的表述,已暗含官吏身份的特殊性。

从构词法分析,"官身"属于偏正式合成词,其中"官"限定"身"的属性,强调其社会角色的法定性。王力《古代汉语词典》指出,该词在唐宋文献中高频出现,如白居易《祭李侍郎文》"官身有禄,生计无忧"的表述,生动展现古代官吏俸禄制度与身份地位的关联。

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词时特别标注为"旧时用语",说明其作为历史词汇的定位。但在特定语境下仍具使用价值,如学术论著中表述古代官僚制度时,该词能精确指代具有官方职务的群体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官身”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及用法:

  1. 官员身份或公职人员
    指有官职在身的人,强调其公务职责。例如:

    • 宋·晏几道《生查子》词:“官身几日闲,世事何时足?”
    • 《水浒传》第五六回提到徐宁因“官身”需按时应卯,否则被问责。
      这类用法多体现官员因公务繁忙或受制度约束的状态。
  2. 元明时期的官妓制度
    指被官府登记在册的妓女,需随时听候徵调。例如:

    • 《初刻拍案惊奇》提到“官身”妓女需为官府宴会等场合提供服务。
    • 元杂剧《玉壶春》中也有官伎因逃避“官身”而剪发的情节。
      这类含义反映了古代对特定职业群体的管制。
  3. 广义的官府差役
    部分文献中泛指为官府办事的差役或公务人员,如《醒世恒言》提及“官身私身”簇拥夫人出行,此处“官身”指官方随从。

其他补充:该词在宋代诗词和元明小说中高频出现,既体现文人对仕途的感慨(如陆游诗中“官身奔走何时定”),也反映社会制度对特定群体的影响。需注意语境差异,避免混淆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保存豹奴宝守冰囊屏营嘈啾螭魅魍魉愁旅怆怀春花秋实存视稻糠达仕颠眴冬至线翻山涉水冯骥才风云气共人归根行商合适鸿钟候官后景淮甸火烧火燎江沲急辞嗟乎褯子记功忘过计合谋从鸡廉静丽寄书雁来得撩峭僚友马褂女妹飘举品臣姘人轻浪琼莹铨次柔情散气山僮声如洪钟税银苏剧套习僮约土特产五花爨弄五鸠携翫希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