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品秩高的官员。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抵塞》:“中军是宰相,参军是状元,黄扉贵品,紫禁名贤,看金泥詔下,玉门春遍。”
(2).高级的品类,珍品。 清 焦东周生 《扬州梦·梦中事》:“灰背、狐纯、紫羔,旧列贵品,近来豪僕僭越,触目尽是。” 胡祖德 《沪谚外编·九州十八府物产歌》:“贵品麝香 西藏 出, 姜 家药店宝珍膏。”
(3).指华贵的诗品。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诗人 李白 ,仙品也; 王维 ,贵品也; 杜牧 ,隽品也。”
“贵品”一词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综合多个来源可归纳为:
指高品级官员
多用于古代文献,表示官职或社会地位显赫的人物。例如明代汤显祖《紫箫记》中提到“黄扉贵品”,即指宰相等高官。该用法强调人的尊贵身份,常见于历史典籍。
高级品类或珍稀物品
既可指珍贵实物(如清代文献提及的“灰背、狐纯、紫羔”等毛皮),也可指抽象的高雅品类。现代用法中,常引申为贵重物品,如《沪谚外编》提到麝香为“贵品”, 也指出其有“贵重的物品”之义。
华贵的诗品风格
特指文学创作中高雅华丽的文风,属于古代文论术语。该含义多见于诗词评论,强调艺术价值的尊贵性。
尊贵的品貌(古义)
《幼学琼林》中“不凡之贵品”形容人外貌气度出众,属古代对仪容的赞美之辞,现代较少使用。
使用建议
现代语境下,前两种含义更常见。若用于书面表达,建议结合具体场景选择释义,例如“收藏贵品”对应珍品义,“位列贵品”则偏向官职义。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特定领域或文学作品中。
贵品是一个常用词汇,指的是价格昂贵、品质优良的物品。这些物品通常被认为是高档、高质量的,往往具有收藏或豪华的特点。
贵品的部首是贝字旁,它的拆分组成是贝(贝字底部)和品(品字旁)。贝有4画,品有9画。
贵品一词的来源较为简单直接,由贵和品两个字合成而成。在繁体字中,贵品的写法仍然相同。
在古代汉字中,贵品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它依然由贵和品构成,书写时的形状也基本保持不变。
1. 这家店专门销售稀有的贵品,品质可靠。
2. 这幅画是当代艺术大师的贵品,价值连城。
3. 这家餐厅供应的菜肴都是名厨亲自制作,绝对是市区的贵品。
组词:贵族、贵重、贵妃、贵族化
近义词:名品、珍品、名贵物品
反义词:廉价品、次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