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果脯的意思、果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果脯的解释

[preserved fruit;can***d fruit] 桃、杏、梨、枣等水果加糖或蜜制成的食品的统称

详细解释

蜜饯的一种。一般指以鲜果直接用糖液浸煮后,晒干或烘干的干性制品。特点是果身干爽,保持鲜果原色,质地透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果脯是以新鲜水果为原料,经糖渍、烘干等工艺制成的传统蜜饯类食品,具有色泽透亮、口感柔韧的特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果脯特指"用桃、杏、梨、枣等水果加糖或蜜制成的食品"(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制作工艺包含三个核心环节:首先将果实去皮去核,经盐水浸泡后漂洗;其次用蔗糖或蜂蜜进行多轮浸渍,使糖分充分渗透;最后通过40-60℃低温烘烤形成半透明质地。这种加工方法在《齐民要术》"种枣篇"中已有类似记载,北魏时期已出现蜜渍枣的加工技艺(来源:贾思勰《齐民要术》)。

按地域可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果脯以北京特产为代表,采用透糖技术保持原果形态,如杏脯、桃脯;南方果脯多见于闽粤地区,多添加甘草粉等辅料,形成酸甜风味。清代《顺天府志》记载光緒年间京城果脯作坊已达百余家(来源:周家楣《光绪顺天府志》)。

现代食品科学将果脯归入「糖渍食品」类别,其含糖量需达到60%-70%方能有效抑制微生物活动。根据GB/T 10782-2021国家标准,合格果脯须满足固形物含量、总糖度、二氧化硫残留量等18项理化指标(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网络扩展解释

果脯是一种以水果为原料制成的传统食品,其含义、特点及相关信息可综合如下:

一、定义与读音

果脯(拼音:guǒ fǔ)指用桃、杏、梨、枣等水果加糖或蜂蜜腌制后加工成的食品统称。需注意“脯”在此处读第三声(fǔ),而非第二声(pú),常见误读需避免。

二、制作工艺

  1. 工序:新鲜水果经去皮、去核、糖水煮制、浸泡、烘干等步骤制成,成品含水量低于20%,表面干燥且略带黏性。
  2. 糖分影响:传统用蜂蜜,后多用糖替代,形成高糖(含糖60%以上)或低糖(40%-55%)两类,目前以低糖果脯为主。

三、历史与文化

四、常见种类与用途

五、营养与注意事项

总结来看,果脯是融合传统工艺与饮食文化的甜味食品,兼具风味与历史价值。更多信息可参考权威词典或食品百科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饶颁斌板梯重身子创楚蛋市大投吊棒彫衰风论腹饱万言咈然皋契观者成堵闺薄涵闸槐子圂腴僵局结言警察与赞美诗金盘金钱銡钳疾迅絶群拔类炕单揽名责实勒石敛翠两夏令德落地灯卖威袤远梦笔木拐难谌滂注平县奇笔起造圈豚沙堆盛隆深功声学升擢受箓授正水贼贪陋廷尉平通信社土元午讲下马观花乡礼险文小过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