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抱一的意思、抱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抱一的解释

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老子》:“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汉 贾谊 《新书·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晋 孙绰 《喻道论》:“耳絶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於累,胷中抱一。” 宋 谢翱 《琼花引》:“孤贞抱一不再识,夜归 閬风 晓无蹟。”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 则於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如 孔 学之大同太平, 墨 学之禁攻寝兵, 老 学之抱一为式, 邹衍 之终始五德,大抵向此问题而试研究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抱一"是汉语中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内涵可从以下三个维度阐释:

一、本义溯源 《汉语大词典》释为"执守根本之道",该释义源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此处"一"指代宇宙本源的道家核心概念,体现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来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二、哲学内涵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指出,老子哲学中的"抱一"强调主体与客观规律的统一,要求人们"专精固守而不散",这种思想在《庄子·庚桑楚》中发展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处世准则(来源: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王弼《老子注》将此阐释为"守道不离"的修养功夫,主张通过精神专注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文化应用 在传统文脉中,"抱一"衍生出多重文化意象。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记载,宋明理学将之与"主敬"思想结合,形成"抱一主敬"的修身方法(来源: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昭明文选·七启》中"抱一守真"的表述,则成为文人表达气节操守的经典范式。

网络扩展解释

“抱一”是源自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在不同语境中既有哲学深意,也有现代引申义。以下从词源、内涵及延伸角度分述:

一、道家哲学本源

  1. 基本定义
    “抱一”出自《道德经》,意为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即“道”,是道家对万物本源与规律的概括。如《老子》第二十二章提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强调以“守道”作为行事准则。

  2. 深层内涵

    • 专一守真:要求摒弃杂念,专注于对“道”的体悟与实践,如“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通过净化心灵达到与道合一。
    • 无为而治:圣人“抱一”并非消极避世,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以简驭繁,如“少则得,多则惑”体现的辩证思维。

二、现代延伸与运用

  1. 团队协作
    当代语境中,“抱一”被引申为“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用于鼓励团队合作(如查字典等来源),但其核心仍与道家强调的“整体性”一脉相承。

  2. 个人修身
    现代解读常结合心灵成长,主张守护本心、抵御外界干扰,如“像母亲怀抱婴儿般珍视生命本源”(字形分析佐证)。

三、经典例证

《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通过反问句式,探讨如何保持形神合一、回归质朴状态,成为后世践行“抱一”的修行指南。

“抱一”既是道家哲学的方法论,也是融入日常的处世智慧,其核心在于专注本质、遵循规律,这一理念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中均具指导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闇穆车绊趁热絺绘储藏大凉山悼慑德黑兰会议叠障递战东归笃剧顿留鹅管石飞机沸井负诮甘约宫妇钩提管库还鲊遗书隍鹿毁死霍人火烖呼索践履嘉响假戏真做鲸珠旧景泼皮酒囊夸心兰裓乐乐连绵字李恂被龙醢能箇烹杀频度千儿八百翘企衢脚荣谈儒弱识却施鍼水功德局丝言搜苗素绠梭腹特笔头大蓊薉下九流销靡谐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