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荐的意思、贡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荐的解释

举荐。《晋书·陈頵传》:“ 頵 与 王导 书曰:‘ 中华 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浮竞驱驰,互相贡荐,言重者先显,言轻者后叙,逐相波扇,乃至陵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贡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贡”和“荐”两个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向古代向君主或上级举荐人才、进献物品的行为。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贡: 本义指进献、进贡,特指地方向中央、属国向宗主国进献物品。《说文解字》:“贡,献功也。”引申为举荐人才。
    • 荐: 本义指草席,引申为铺垫、进献、推举。《说文解字》:“荐,薦席也。”段玉裁注:“薦席谓草席也…荐进、荐举皆其引申之义。”在“贡荐”中,“荐”主要指举荐、推举。
    • 贡荐: 因此,“贡荐”的核心含义是进献和举荐。它既可以指进献物品,也可以指举荐人才给君主或上级。在古代文献中,更侧重于指通过某种渠道或程序向朝廷举荐人才。
  2. 历史语境与用法:

    • “贡荐”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文化。在察举制、科举制等制度下,地方官员或特定人物有责任向中央朝廷发现和举荐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这种行为被视为地方对中央的义务(“贡”的本义),同时也是一种对人才的推举和保举(“荐”的本义)。
    • 例如,《后汉书·章帝纪》有诏书提到地方官员的职责包括“贡荐”,即举荐人才。宋代文献如《宋史·选举志》中也常提到“贡荐”制度或行为,指地方向朝廷贡士(荐送参加科举的士子)。
  3. 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 现代汉语中,“贡荐”作为一个独立的合成词已不常用。但其含义主要体现在“贡士”(古代被荐举到朝廷的士子)、“荐举”(推荐)等词中,以及“进贡”、“贡献”等词的部分含义里。

“贡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含义是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或举荐人才。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地方向中央输送人才和物资的机制,尤其侧重于通过特定程序选拔和推荐人才进入官僚体系。其核心在于“进献”与“举荐”的结合。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贡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如下:

一、词义解释

贡荐(拼音:gòng jiàn)指“举荐”,即推荐有才能或价值的人或事物。该词由“贡献”和“推荐”组合而成,强调通过推荐的方式将人才或资源呈现给他人或上级。例如,封建时代常指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人才()。

二、历史背景

在古代,“贡荐”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据《晋书·陈頵传》记载,陈頵曾批评当时社会因“取才失所”导致国家衰败,指出官员们“互相贡荐”,只重虚名而忽视实际能力,最终引发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这一历史背景揭示了“贡荐”制度可能存在的弊端。

三、使用场景

  1. 古代:多用于官员向朝廷推荐人才,如科举制度中的举荐机制。
  2. 现代:可引申为推荐优秀人才、书籍、产品等有价值的事物()。

四、相关成语与延伸

“贡荐”既是一个历史制度术语,也可扩展为广义的推荐行为,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剌擦北楚别流猜狠饬化楚氛槌砧摧颓村书抵背钝态飞诬分资刚罫观瞻归行骇遽喊冤叫屈后摆回热洄泝活字印刷噍嚼憿籴解后景瑞脊线靠头老鸡头垒和量刑两性人利钱挠闷内志鸟明耦俱俳歌判辞跑坡平肩舆评直伽那庆绵穷径气毬崷崪肉感三惧戺陛曙色琐连亡匿卧瓜遐遯乡城显赫县解綫帖儿消愁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