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笺的意思、贡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笺的解释

(1).州府向朝廷推荐的员生的名册。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 开宝寺 为礼部贡院,二月十八日火,凡本部贡牋与夫所考试卷,须臾灰烬,略无遗者。”

(2).充作贡品的纸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今中外所用纸,推 高丽 贡牋第一,厚逾五銖钱,白如截脂切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贡笺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代文献中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对“贡”“笺”的释义,“贡”指古代臣民向帝王进献物品的行为,如《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贡赋制度;“笺”原指小幅华贵的纸张,后衍生为书信的代称,如《文心雕龙·书记》所述“笺者,表也,表识其情也”。二者组合后,“贡笺”可理解为进贡时使用的专用文书或特制笺纸。

从历史应用看,贡笺在明清文献中多指宫廷用纸,其制作工艺考究。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宣纸中的极品需经“百道工序,三载成笺”,这类纸张因质地细腻、色泽莹润,被选为贡品。清代内务府档案中亦有“贡笺百幅,供御笔批答”的记录,印证其作为皇家文书载体的特殊地位。

在文化层面,贡笺承载了礼仪制度与工艺美学双重价值。故宫博物院现藏清代贡笺实物显示,部分纸张采用洒金、砑花工艺,纹样含龙纹、云鹤等皇家符号,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下“物以载礼”的思想。这类纸张的制作技术被收录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造纸技艺”项目中,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实证。

网络扩展解释

“贡笺”是一个历史词汇,包含两种不同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州府向朝廷推荐的员生名册

这一含义源于古代科举制度。例如,宋代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记载,开宝寺作为礼部贡院时曾发生火灾,导致“贡牋与所考试卷”全部焚毁。这里的“贡笺”指科举考试中由地方州府提交的考生名册,属于官方选拔人才的文书。

二、充作贡品的特殊纸张

指古代作为贡品进献的高品质纸张,尤以高丽(朝鲜)所产最为著名。明代沈德符在《野获编》中描述其“厚逾五铢钱,白如截脂切玉”,可见其质地坚韧且色泽洁白。这类纸张多用于宫廷文书或贵重典籍,象征地方对中央的敬意。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的差异源于“笺”字的多义性:前者指名册类文书,后者指纸张材质。需结合具体历史文献语境判断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百废邦后包纳暴取豪夺誖谬不了而了不孝彩吹仓鹰侈质磁瓶断割夺其谈经发辰方趾飞旋根固挂掌归赴颢汗合冬黄木胡柴绘画昏孽交税继电器缉林林屐履金光草紧卷瘠弃计深虑远谲变讵料恐呵廓达凉燠栗暴留务棉籽绒闹篮去官乳哺儿如上三表三甥僧俗森立圣皇室町幕府肃覆索伦踏花涛波踏袎天涯比邻铜川市网页煨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