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羔币的意思、羔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羔币的解釋

小羊和帛,古代行聘問時用的禮品。亦泛指禮物。《後漢書·周燮傳》:“ 安帝 以玄纁羔币聘 燮 及 南陽 馮良 ,二郡各遣丞掾緻禮。” 清 鄧顯鶴 《船山遺書目錄序》:“顧諸君子肥遯自甘,聲名益炳,羔币充庭,幹旌在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羔币是古代禮儀中的專用名詞,指小羊(羔)與絲織品(币)組合而成的聘問禮物,主要用于諸侯朝聘天子的儀式。以下從詞義、文化背景及典籍依據展開說明:

一、字義解析

  1. 指幼羊,特指小羊羔。在古代祭祀和禮儀中,羔羊因其純潔性常被選為祭品或貴重禮物。《說文解字》釋:“羔,羊子也。”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羊部》。

  2. 币(幣)

    本義為缯帛,即絲織品,後引申為泛指聘享的玉、馬、皮、帛等禮物。《周禮·天官·大宰》鄭玄注:“币,所以副禮也。”

    來源:鄭玄《周禮注疏》。

二、合成詞“羔币”的禮制内涵

“羔币”特指羔羊與束帛的組合,屬古代“贽見禮”的核心内容。據《周禮》記載,諸侯朝見天子時需執羔币為贽(見面禮),象征臣服與尊崇:

“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孤執皮帛,卿執羔……”(《周禮·春官·大宗伯》)

來源:《周禮·春官·大宗伯》。

三、典籍中的用例與诠釋

  1. 《禮記·曲禮下》

    “凡摯,天子鬯,諸侯圭,卿羔,大夫雁……” 羔币在此代表卿大夫階層的禮制身份。

    來源:《禮記正義》。

  2. 鄭玄注《周禮》

    明确羔币為“羔,小羊也;币,束帛也”,強調其作為禮物的物質構成。

    來源:鄭玄《周禮注》。

四、文化象征意義

羔币融合了動物祭品(羔)與手工業品(币),體現古代禮制的雙重内涵:

“羔币”是先秦禮制的具象化載體,其詞義根植于古代政治倫理與物質文化的交互關系。現代漢語中雖已罕用,但作為曆史詞彙,其釋義需依托《周禮》《禮記》等經典文獻及權威注疏方能準确還原。

網絡擴展解釋

“羔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古代禮儀文化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羔币”指古代用于聘問、禮儀活動中的禮品,通常包含小羊(羔)和帛(絲織品)兩種物品,後也泛指禮物。這兩個物品在先秦至漢代的禮儀中具有象征意義,代表尊貴與誠意。


2.字義分解


3.曆史例證

《後漢書·周燮傳》記載:“安帝以玄纁羔币聘燮及南陽馮良。” 這裡的“羔币”是帝王禮聘賢士的貴重禮品,可見其用于表達對人才的重視。清代文獻中也有“羔币充庭”的描述,說明這一禮制在後世仍有沿用。


4.演變與泛化

最初“羔币”特指羔羊與帛的組合,後因禮儀簡化,逐漸成為貴重禮物的代稱,例如清代鄧顯鶴《船山遺書目錄序》中提到“羔币充庭”,即指禮物豐盛。


“羔币”體現了古代禮制中“以物表意”的特點,其核心是通過象征性物品傳遞敬意。需注意與現代“貨币”概念區分,古代“币”多指絲綢類禮儀用品。

别人正在浏覽...

不怡草裀朝生暮落花赤章旦旦稻粱謀帝姬唲齵匪棍飛龍分非憤時疾俗服化榦國高頂帽蛤仔恭孝貢新官賣櫃坊孤燭浩歎好樣的戶籍騞擘堅決即景生情金口角絶緻魁岸困而學之臘梨糧倉靈栖柳暗花遮龍颡洛生詠盤點辔輿飄落蒲輪情竅清言卻老霜人尖兒冗費榮聲入手三嚴身心受目贖杖讨保淘融停飲微法拉文杏兀立五十弦系馬埋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