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羔币的意思、羔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羔币的解釋

小羊和帛,古代行聘問時用的禮品。亦泛指禮物。《後漢書·周燮傳》:“ 安帝 以玄纁羔币聘 燮 及 南陽 馮良 ,二郡各遣丞掾緻禮。” 清 鄧顯鶴 《船山遺書目錄序》:“顧諸君子肥遯自甘,聲名益炳,羔币充庭,幹旌在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羔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古代禮儀文化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羔币”指古代用于聘問、禮儀活動中的禮品,通常包含小羊(羔)和帛(絲織品)兩種物品,後也泛指禮物。這兩個物品在先秦至漢代的禮儀中具有象征意義,代表尊貴與誠意。


2.字義分解


3.曆史例證

《後漢書·周燮傳》記載:“安帝以玄纁羔币聘燮及南陽馮良。” 這裡的“羔币”是帝王禮聘賢士的貴重禮品,可見其用于表達對人才的重視。清代文獻中也有“羔币充庭”的描述,說明這一禮制在後世仍有沿用。


4.演變與泛化

最初“羔币”特指羔羊與帛的組合,後因禮儀簡化,逐漸成為貴重禮物的代稱,例如清代鄧顯鶴《船山遺書目錄序》中提到“羔币充庭”,即指禮物豐盛。


“羔币”體現了古代禮制中“以物表意”的特點,其核心是通過象征性物品傳遞敬意。需注意與現代“貨币”概念區分,古代“币”多指絲綢類禮儀用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羔币》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羔币》是指古代中國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流通的一種銀币。它也是古代中央政府賜給少數民族首領或諸侯的獎賞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羔币》是由兩個部首組成,上部分是羊字旁,下部分是貝字旁。羊字旁有3畫,貝字旁有5畫。所以《羔币》一共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

《羔币》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羊是北方少數民族喜歡養殖的動物,而貝則是古代經濟中重要的一種交換貨币。所以,《羔币》這個詞是描述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的貨币。

繁體:

《羔币》的繁體字是「羔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羔币》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羔幣」。

例句:

這個博物館裡展示了很多古代的《羔币》。

組詞:

與《羔币》相關的組詞有:羔皮、币值、貨币。

近義詞:

與《羔币》的近義詞有:銀币、貝币。

反義詞:

與《羔币》的反義詞有:紙币、電子貨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