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贞的意思、敦贞的详细解释
敦贞的解释
敦厚方正。贞,通“ 正 ”。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而况君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其不有济乎?”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贞的解释 贞 (貞) ē 坚定,有节操:忠贞不渝。坚贞不屈。贞节。贞士(忠贞之士)。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贞女。贞烈。贞操(同“贞节”)。贞淑。 占,卜,问卦:贞卜。 古同“桢”,桢
网络扩展解释
“敦贞”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ūn zhēn,其核心含义为敦厚方正。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敦”指敦厚、诚恳,“贞”在此处通“正”,意为正直、端正。组合后形容人品德质朴厚重且行为端正,强调内外兼修的特质。
-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王符的《潜夫论·赞学》:“而况君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其不有济乎?”。此处以“敦贞”描述君子的内在品质与外在修养的结合。
-
字词解析
- 敦:本义为厚重,引申为诚恳、淳朴,如“敦厚”“敦实”。
- 贞:原指坚定、忠贞,此处假借为“正”,强调品行端方正直。
-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中,形容人的品格特质,如“敦贞之质”即指兼具敦厚与正直的禀性。
“敦贞”是融合道德厚重与行为端正的复合词,常见于古典文献,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褒义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贞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使人守正道并积极进取的品质。现在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敦贞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敦(人心)和贞(贝字旁)。拆分之后,整体词的笔画数为12。
来源:
敦贞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儒家经典之一。此处的敦指的是使人恪守正道,贞指的是坚持不懈,充满信念。
繁体:
敦贞这个词在繁体字中没有变化,仍然写作敦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敦贞的写法略有不同。敦字的上半部分为竖笔,下半部分为几个横笔;贞字的上半部分为一横笔,下半部分为竖笔。
例句:
- 他一直保持敦贞的品质,因此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组词:
敦贞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的词语,如敦贞不渝、敦贞不渝的友谊等。
近义词:
敦贞的近义词包括忠诚、正直、诚实和坚定。
反义词:
敦贞的反义词可以是不忠诚、不正直、不诚实和动摇。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