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肤诉的意思、肤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肤诉的解释

见“ 肤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肤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两方面进行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构词解析

  1. 肤(膚):本义指人的表皮,引申为浅薄、表面之意。在“肤诉”中取其引申义,强调不深入、不深刻。
  2. 诉(訴):本义为诉说、控告、陈请。在“肤诉”中,指表达、陈述的行为或内容。
  3. 合成义:将“肤”的“浅薄”义与“诉”的“诉说”义结合,“肤诉”意指浅薄的言论、不深刻的陈述或见解,常带有贬义,指内容空洞、缺乏深度。

二、古籍出处与权威释义 该词最著名的出处是《诗经·小雅·节南山》:

“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昊天不佣,降此鞫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肤诉”一词,但历代注疏在解释相关句意时,常以“肤诉”来概括某些浅薄无益的言论。例如:

三、现代理解与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肤诉”几乎不再使用,其含义已被“肤浅之见”、“浅薄之论”、“泛泛而谈”等更常用的词语所取代。它主要作为研究古汉语、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时的专业词汇出现。

总结 “肤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指浅薄、不深刻的言论、陈述或见解。其核心在于“肤”(浅薄)修饰“诉”(诉说),强调所述内容缺乏深度和实质价值。该词最著名的关联文献是《诗经·小雅·节南山》,其含义在《毛诗正义》等古代注疏及现代权威工具书如王力《古代汉语》中均有体现。在现代语境下,该词已基本消亡,属于历史词汇范畴。

主要参考来源:

  1. 《诗经·小雅·节南山》(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2. 《毛诗正义》(唐·孔颖达,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肤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从词源、本义及引申义进行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解释

  1. 本义
    “肤诉”源自“肤受之愬”的略语()。“肤受”指切身的感受,“愬”通“诉”,意为控告或抱怨。因此,原意是指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诬告或控诉,例如《论语·颜渊》中“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即形容直接涉及个人利益的诽谤。

  2. 结构分析

    • 肤:皮肤,引申为“表面、切身”()。
    • 诉:控告、倾诉()。

二、引申义与使用场景

部分现代解释将其引申为内心难以言说的痛苦或抱怨(),例如对社会不公、人际矛盾的隐忍情绪。但需注意,这一用法更偏向文学化表达,古典文献中仍以“切身控诉”为核心含义。

三、相关成语与辨析

四、总结

“肤诉”既可指古典语境中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诬告(如《论语》用例),也可在现代表述中借喻难以言说的内心苦闷。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板标征笔势不弱不足为外人道也柴潁酬诺初服楚洁崔嵯褡膊搭伏电石跌扑斗婵娟独断专行发达梵方峯牛粉绘负急旰烂革劝公股国师椷持黄烘烘昒漠胡运见几而作嚼囓嘉坛佳致界疆憿绝禁取君主国狂呼鵾瑟掠夺量筒龙丝纶组罗伞蛮左毛段没食子酸俛僶南虢佞辩齐夏入众神哗鬼叫授餐顺许忳诚为渊驱鱼,为丛驱爵帷笫仙韶曲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