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见几而作的意思、见几而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见几而作的解释

谓事前明察事物细微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而有所动作。《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孔颖达 疏:“言君子既见事之几微,则须动作而应之。”《后汉书·刘焉传论》:“ 刘焉 覩时方艰,先求后亡之所,庶乎见几而作。”《朱子语类》卷四四:“天下无道,譬如天之将夜,虽未甚暗,然自此只向暗去,知其后来必不可支持,故亦须见几而作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见几而作”是一个源自《周易·系辞下》的成语,原句为“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几(机):指事物发展初期的细微征兆或苗头。《周易》中强调“几者动之微”,即事物变化的初始迹象()。
    • 作:行动、采取措施。整体意为察觉征兆后及时应对。
  2. 核心内涵
    强调对形势的敏锐洞察力,要求人在观察到细微变化时果断行动,而非被动等待。如孔颖达注释:“见事之几微,则须动作而应之”()。

  3. 用法与示例

    • 多用于描述预见性决策或规避风险的行为。例如: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中,富春子因察觉危机而逃离,被称为“见几而作者”()。
    • 近义词包括“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4. 现代启示
    这一概念在现代可应用于风险管理、商业决策等领域,提醒人们关注早期信号并快速响应()。

总结来看,“见几而作”融合了观察力与行动力,是中华文化中关于智慧与机变的经典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见几而作

见几而作是一个成语,表示看到几次就能够立刻做出相应的反应或产生相应的行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见:见字是由目字和现象旁组成,表示看到、观察。

几:几字由几个部分组成,上面两横表示天下万物,下面一横表示地面,左边的竖表示人类这个万物的一部分。

而:而字由左边的耳旁和右边的力旁组成,表示同样的两个事物相对照,用以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

作:作字由人旁和巧旁组成,表示人用巧妙的方式去创造或表现。

整个成语的笔画总共有12画。

来源

《论语·学而》中有:“见榜而作,问津而学。” 周敦颐《爱莲说》:“白网脱冰,见几而作。玉壶鉴理, 浅尝而止。”

繁体

見幾而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见几而作》的写法是以篆书体来书写。

例句

1. 他对于音乐非常敏感,见几而作,一听到好听的歌曲就能够立刻弹奏出来。

2. 王先生见几而作,只需一次观察,他就能够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

3. 这个孩子聪明过人,见几而作,读过的书就能够完全记住。

组词

见机行事、听几成拍、瞬间反应

近义词

见机行事、反应迅速

反义词

迟钝、反应缓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