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的意思、俯首的详细解释
俯首的解释
(1) [bow one's head]∶低下头
俯首做画
(2) [obe***nt]∶比喻顺从
俯首听命
详细解释
(1).低头。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 百粤 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史记·太史公自序》:“ 迁 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闕。’” 宋 苏轼 《策略第五》:“百官俯首就位,歛足而退,兢兢惟恐有罪。”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博士撰解训一二通,据案抗声读,诸生俯首听,谓之讲书。” 柯岩 《美的追求者·花开花谢》:“画面上是一个沉思的姑娘,极为明丽的背景衬着一个俯首沉思的形象。”
(2).比喻屈服。 清 魏源 《筹海篇四》:“但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怀,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鲁迅 《花边文学·算帐》:“大莫大于尊 孔 ,要莫要于崇儒,所以只要尊 孔 而崇儒,便不妨向任何新朝俯首。”
頫首:犹低头。《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百粤 之君頫首係颈,委命下吏。” 颜师古 注:“ 邓展 曰:‘頫音俯。’古俯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又标韵孤特,若 三閭大夫 、 首阳 二子,寧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拂。” 梁启超 《郑褧裳画引》:“百家腾跃,頫首 宋 元 。”
词语分解
- 俯的解释 俯 ǔ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俯身。俯视。俯瞰。俯首。俯临。俯拾即是。俯仰。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俯允。俯念。俯恤(请求对方体恤)。俯察。俯顺
- 首的解释 首 ǒ 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出头
网络扩展解释
“俯首”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字面意义
指“低下头”或“弯腰行礼”,如“俯首作画”。该动作常用于表达谦恭态度,如《史记》中司马迁“俯首流涕”的记载。
-
比喻意义
引申为“顺从、屈服”,例如“俯首听命”表示完全服从命令。清代魏源曾用“俯首从命”描述对外来威慑的屈服。
二、使用场景
- 恭敬态度:如宋代苏轼描述的官员“俯首就位,敛足而退”。
- 被迫屈服:贾谊《过秦论》中“百粤之君俯首系颈”体现战败者的屈从。
- 日常行为:现代语境中可用于形容认错(如“俯首认罪”)或温顺表现(如“俯首帖耳”)。
三、语言特点
- 近义词:低头、顺从
- 反义词:昂首、横眉
- 常见搭配:俯首称臣、俯首帖耳、俯首就缚等。
四、例句参考
- 历史文献:宋叶适《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中“诸生俯首听”。
- 现代用法:“他最终俯首承认错误”(日常表达)。
通过具体语境,“俯首”既可表达肢体动作,也能反映心理状态,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深层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俯首》这个词的意思是低头,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将头部向下倾斜的动作或姿态。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亻”部,表示人,右边是“寸”部,表示手。在汉字中,它的笔画总数为7画。
《俯首》一词来源于《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谨修其身,俯其位,请自新,吾尽力。”它原本的字义是指一个人虚心地接受教训,自我反省,并展示出谦逊的态度。
在繁体字中,俯首的写法为「俯首」,保留了简体字的结构和意义,只是书写风格略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略有变化,俯首在古代书法中的写法为「俛首」。这种写法在一些文献和书法作品中仍然可见。
以下是几个使用《俯首》的例句:
1. 他在领导面前俯首听命。
2. 战胜困难需要我们不畏艰辛,俯首努力。
3. 面对挑战,不要俯首退缩,要勇敢地迎接。
与《俯首》相关的组词包括:
1. 俯瞰:从高处向下看。
2. 俯身:弯腰,向下倾斜身体。
3. 俯卧:面朝下躺下。
它的近义词是低头,反义词则是抬头。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愿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