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说话随便,脱口而出。《水浒传》第七二回:“酒行数巡, 宋江 口滑,揎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 梁山泊 手段来。”《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原来 梅氏 平生谨慎,从前之事,在儿子面前,一字也不题,只怕娃子家口滑,引出是非,无益有损。”《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非他讲得口滑,写得手溜,此 龙门 法也。”
(2).谓因适合口味而饮啖不能自禁。《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松 吃得口滑,只顾要吃。”
“口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说话随意,脱口而出
指未经深思熟虑便随意发言,常见于形容因情绪激动或习惯性失言的情况。例如《水浒传》第七二回提到“宋江口滑,揎拳裸袖”, 展现了酒后言行失控的状态。此外,《喻世明言》中也提到“娃子家口滑,引出是非”, 强调因言语不慎可能引发问题。
因适合口味而饮食失控
多用于描述对美食或美酒的贪恋,例如《水浒传》第二三回中“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 生动刻画了人物因食物美味而无法自制的场景。
需注意语境差异,例如提到的“峡口滑坡”属于地理术语,与本文词语无关。建议结合古典文学作品理解其核心含义。
口滑是指嘴巴说话时不加控制地滑动,容易说出不恰当或得罪他人的话。这个词通常形容一个人在说话时缺乏思考或紧张而导致口不择言。
口滑的拆分部首为口和滑,其中“口”是偏旁部首,表示与口相关的意思,而“滑”则是另外一个汉字,表示滑动、滑行的意思。
口滑的笔画数为7画,其中“口”是2画,而“滑”是5画。
口滑这个词的来源不太明确,但大概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当时人们可能通过观察一个人说话时是否控制得当来形容其性格特点。
口滑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口滑」。
根据古代字典的记录,口滑在古时候的写法为「口滑」,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他说话太口滑了,老得罪人。
2. 小明平时嘴巴口滑,经常说出令人尴尬的话。
组词:滑溜、口齿伶俐、说话爽快。
近义词:说话不经大脑,口不择言。
反义词:谨言慎行,小心翼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