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阙的意思、高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阙的解释

(1).高大的宫阙。《后汉书·冯衍传下》:“疏远壠亩之臣,无望高闕之下,惶恐自陈,以救罪尤。”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 蓬莱 高闕对 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2).古地名。在今 内蒙古 杭锦后旗 西北。 阴山山脉 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故名。 战国 赵武灵王 向北开拓疆土,沿 阴山 筑 长城 至此; 西汉 时 卫青 领兵出此,与 匈奴 右贤王作战。 北魏 置戍,隶 沃野镇 。《史记·匈奴列传》:“筑 长城 ,自 代 并 阴山 下,至 高闕 为塞。”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遂凌 高闕 ,下 鸡鹿 ,经磧卤,絶大漠。”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昔隶 李将军 ,十载事西戎。结车 高闕 下,极望见 云中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阙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指向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建筑学与历史地理学两个维度展开:

一、建筑学释义 指古代宫室建筑中巍峨的宫阙,特指帝王居所或重要礼仪场所的门阙。《汉语大词典》释为"高大的宫阙",强调其作为权力象征的宏伟建制,如《文选·谢庄〈月赋〉》中"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句,李善注引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即称"高阙连乎属车"。

二、历史地理学释义 专指战国至汉代著名军事要塞,《汉语大词典》载其"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国学大师网考据为阴山山脉重要隘口。据汉典考释,该要塞因"阙口有城"得名,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置塞,秦汉时期为防御匈奴的战略要冲。

词源学层面,"高"取"崇隆"之本义,"阙"据《说文解字》训为"门观也",二者复合构成空间垂直维度的壮美意象。该词在文献中多与"崇墉""峻宇"等词形成互文,如《三辅黄图》载汉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高阙三重"。

网络扩展解释

"高阙"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

一、建筑概念 指高大的宫阙,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皇家建筑或天界景象。如:

二、历史地理名称 特指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的军事要塞,其核心特征:

  1. 地理特征:阴山山脉在此形成天然缺口,形似门阙
  2. 战略地位: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修筑长城北端
    • 西汉时期:卫青率军经此征讨匈奴右贤王(《史记》记载)
    • 北魏时期:设立边防戍所,隶属沃野镇防御体系
  3. 文献记载:班固《封燕然山铭》"凌高闕"等历史文献多次提及该要塞

建议需要考证历史细节时,可参考《史记·匈奴列传》《后汉书》等原始文献,或查看高权威性词典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宝莲裨苙秕缪补弊城郛持枢舡人垂露书础舃祠山神邸馆东龟惇惇恶补冯赖改辙易途槁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拱棚勾曲钩深极奥故地重游古画洪漭花丝火铺户帐艰虞交蚀仅见苛尅兰英累积莲华世界历听六陵楼护陆凯贵盛磨劫佩玖普通人跷跷板穷妙宂细深处审覆十家识时达务首过笥箧蒜黄素牍谇讛泰畤踏鞠探望亡形魏阙心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