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根株的意思、根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根株的解釋

(1) [stool]

(2) 同根莖的一枝或一群樹幹,尤指與吸根或水發芽有關的枝幹

(3) 植物的根和主幹部分

詳細解釋

(1).植物的根和主幹部分。 漢 王充 《論衡·超奇》:“有根株於下,有榮葉於上,有實核於内,有皮殼於外。” 唐 陸龜蒙 《丁隱君歌》:“老樹根株若蹲獸,霜濃果熟未容收。”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礎。 唐 杜甫 《奉贈射洪李四丈》詩:“遊子無根株,茅齋付秋草。” 宋 蘇舜欽 《遷居》詩:“手足日不閑,在地無根株。” 鄭觀應 《盛世危言·販奴》:“而 澳 港 外埠之根株猶未絶也。” 郭沫若 《文藝論集·一個宣言》:“藝術失卻了民衆的根株,藝術亦因之而失去生機。”

(3).根除。《金史·循吏傳·張奕》:“﹝ 張奕 ﹞擒其首惡誅之。後五日,都統 完顔阿魯補 以軍至 歸德 ,欲根株餘黨, 奕 以闔門保郡人無他,遂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株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1. 植物的根部與莖幹

    指植物的地下根部和靠近地面的主幹部分,是植物吸收養分和支撐植株的關鍵結構。例如《說文解字注》提到“株”即“木根也”,強調其作為植物根基的特性。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

  2. 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礎

    引申指事物的核心部分或賴以存在的根基。如《韓非子》中“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以根株腐朽喻指根基不穩導緻整體崩潰。

    來源:張覺《韓非子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3. 代指整體或殘餘部分

    在曆史文獻中可指代植物的整體(如《漢書·貨殖傳》“掘其根株”),或指砍伐後殘留的根茬(如《齊民要術》記載農耕時需“除其根株”以防再生)。

    來源:班固《漢書》(中華書局,2007年點校本);賈思勰《齊民要術》(農業出版社,1998年校釋本)。

現代應用示例:

“治理腐敗需鏟除其根株,杜絕再生之機。”

(此處以根株比喻滋生腐敗的深層原因,強調徹底清除的必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

“根株”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相關解釋來源涵蓋古籍及現代詞典:

一、植物學本義

  1. 根與主幹
    指植物的根系及靠近地面的主幹部分,如漢王充《論衡·超奇》提到“有根株於下,有榮葉於上”。
  2. 特殊形态
    亦可指同根莖的枝幹群,尤其是通過吸根或水生發芽方式生長的部分。

二、比喻義

  1. 事物根基
    引申為事物的基礎或核心,如杜甫詩句“遊子無根株”暗喻漂泊無依,郭沫若則用“藝術失卻民衆根株”強調文化需紮根于民。
  2. 社會現象
    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以“根株未絕”形容難以鏟除的社會弊病。

三、動詞用法
古籍中偶作“根除”解,如《金史》記載“根株餘黨”表示徹底清除殘餘勢力。

典型例句

如需進一步溯源,可參考《論衡》《杜甫詩集》等文獻原文,或查閱線上詞典如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奶案幾白豹八輪船辯惑秕稗博奪不大離藏蹤傳名畜孽潨洞存心養性膽汁鼎跱豆肉豆觞餓馑返攻觥盂邗溝寰法虺易挢拂教治佳樹跼跳累月楞角李杜靈舟遴棄流水朝宗埋單牦虱腼顔事敵谧靜迷蹤拳炮釺乾基切診輕典輕假青蠅之吊凄傷取資熱炒宂局熔岩折乏詩理收緣水麝書空匠説好嫌歹擡揲同門録危寄枭騎狹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