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禁卫军名。《旧唐书·郭孝恪传》:“次子 待封 , 高宗 时,官至左豹韜卫将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左右威卫曰左右豹韜卫。”
豹韬卫是中国古代军事机构名称,其核心含义可从词语构成与历史职能两方面解析:
豹韬
源自《六韬》中的军事篇章名。《六韬·豹韬》专论野战、险境作战策略,后引申为“勇猛精锐的军事谋略”。其中“豹”象征迅猛刚烈,“韬”指用兵谋略(《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1993年)。
卫
指禁卫军编制单位。隋唐实行“府兵制”,中央设十六卫统率禁军,“卫”为最高军事管理机构之一(《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豹韬卫为唐代十六卫之一,其具体职能包括:
掌管部分府兵(折冲府),负责宫廷宿卫与京城防务,隶属南衙禁军系统(《唐六典·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
在皇帝出巡、祭祀时承担仪卫职责,需着特定甲胄彰显威仪(《新唐书·仪卫志》)。
遇战事时协助兵部执行调兵令,但无直接统兵出征权(张国刚《唐代禁卫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典籍注引
《六韬·豹韬篇》载:“豹者,迅烈之兽。韬者,藏谋于勇也。”此名凸显该卫“智勇兼备”的军事定位(李零《〈六韬〉译注》三联书店,2023年)。唐代豹韬卫驻地位于长安太极宫东侧,与左骁卫毗邻(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豹韬卫是唐代禁卫军机构之一,属于隋唐“十六卫”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以下从历史沿革、职能等方面综合解释:
一、历史沿革
二、职能与地位
豹韬卫作为禁卫军,主要承担宫廷宿卫、京城巡警等职责,战时也可能参与征战。其长官为“大将军”,《旧唐书》记载名将郭孝恪次子郭待封曾任左豹韬卫将军。
三、名称的特殊性
需注意,部分非权威资料(如)将“豹韬卫”解释为形容人才出众的成语,但这一用法缺乏可靠文献佐证,可能是对“豹韬”一词的引申误用。历史上豹韬卫仅指唐代军事机构,并无成语含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十六卫体系或唐代军事制度,可参考《新唐书·百官志》等史料。
騃戆白铜蹄卑梁承家鍉鍼触鼻出厂价出客顇奴大规模涤纶独守放鞚功令勾画观眉説眼褐宽博坏植散羣火山口家规江路骄僭嘉音截翦京门驹齿未落空孱兰薄阑道老旧铃斋庐垩落选锚泊地毛鸦头扪天冥寂茗雪木排捻船平陵曲钦年劝能日逐赡畅商官生公摄衞市引说笑话司钲隋苑缩酌溏心踏踏调丝品竹无慝武艺超群销失小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