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商雒 ”。 商县 和 上洛县 之合称, 汉 初“四皓”曾隐居于此。《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汉 兴有 园公 、 綺里季 、 夏黄公 、 甪里先生 ,此四人者,当 秦 之世,避而入 商 雒 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虽 园 綺 之栖 商 洛 , 管寧 之默 辽海 ,方之於 秀 ,殆无以过。”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高风动 商 洛 , 綺 皓无馨香。”
“商洛”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主要层面解释:
基本定义
商洛是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因境内有“商山”和“洛水”得名。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34′—111°1′、北纬33°2′—34°24′之间,总面积约1.98万平方千米,与河南、湖北两省接壤,西北毗邻陕西省渭南、西安等地。
历史渊源
经济繁荣的象征
在成语中,“商洛”可代指商业兴盛之地(如洛阳一带),后引申为经济发达区域。
人名寓意
若作人名使用,“商”象征经商才能或谋略,“洛”取自洛水,寓意智慧与贤德,组合则暗示深谋远虑、成就非凡。
商洛市现属秦岭山区,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如需更详细的地理或历史信息,可参考政府官网或权威文献。
商洛,是指中国陕西省境内的一个地级市,由商州区和洛南县组成。它位于陕西省中南部地区,商洛市境内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
商洛这个词可以拆分为“㝾”、“氵”和“洛”三个部首,总共有10个笔画。
商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商汤和周武王。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都城就是商洛地区的商朝遗址,因此得名商洛。
商洛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商洛」。
在古代汉字中,商洛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基本上还是以「商洛」表达。古代的书法和印章文化使得汉字的造型会有一些变化。
1. 商洛是陕西省的一个美丽的城市。
2. 我计划明年去商洛旅游。
商洛的组词可以有商朝、洛阳、洛水等。
商洛的近义词可以是商州,因为商洛市是由商州区和洛南县组成。
商洛的反义词可能是其他地名,比如北京、上海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