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商洛的意思、商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商洛的解释

亦作“ 商雒 ”。 商县 和 上洛县 之合称, 汉 初“四皓”曾隐居于此。《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汉 兴有 园公 、 綺里季 、 夏黄公 、 甪里先生 ,此四人者,当 秦 之世,避而入 商 雒 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虽 园 綺 之栖 商 洛 , 管寧 之默 辽海 ,方之於 秀 ,殆无以过。”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高风动 商 洛 , 綺 皓无馨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商洛”是一个专有地理名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作为地级行政区名称(现代含义):

    •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它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与湖北省、河南省接壤。商洛市是陕西省的“东南门户”,因其位于秦岭山地,也被称为“秦岭腹地”。
    • 基本概况: 商洛市下辖多个区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产)和旅游资源(如金丝峡、牛背梁、柞水溶洞等)。历史上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有“秦楚咽喉”之称。该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气候,生物多样性丰富。,
  2. 作为历史地理与文化的象征(古典含义):

    • 指“商山”与“洛水”的合称。 这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的经典地理文化意象组合。
      • 商山: 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州区境内,是秦岭山脉的著名支脉。因其形似“商”字而得名,或因传说为商朝始祖契的封地而得名。
      • 洛水: 指流经商洛地区的洛河(南洛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
    • 文化象征意义: “商洛”(商山洛水)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代表:
      • 隐逸之地: 最著名的典故是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为避秦乱而隐居商山。这使得“商洛”成为隐士高洁、远离尘嚣的象征。后世文人常以“商洛”入诗,表达归隐之情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山水清幽之境: 泛指风景秀丽、环境清幽的山林水泽之地。
      • 特定地域的代称: 在古诗文中常用来指代商洛地区或更广泛的陕南、豫西一带。, , (如白居易、贾岛等诗人作品中均有提及)

总结来说,“商洛”在现代汉语中最核心的含义是指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而在历史文化语境中,它则是“商山”与“洛水”的合称,承载着丰富的隐逸文化和山水意象,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地理符号。 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积淀共同构成了“商洛”这一名称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具有重要文旅价值的地域。

网络扩展解释

“商洛”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主要层面解释:

一、地理名称

  1. 基本定义
    商洛是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因境内有“商山”和“洛水”得名。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34′—111°1′、北纬33°2′—34°24′之间,总面积约1.98万平方千米,与河南、湖北两省接壤,西北毗邻陕西省渭南、西安等地。

  2. 历史渊源

    • 名称始于汉代,由“商县”与“上洛县”合称演变而来。
    • 古代为长安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是秦楚、宋金等时期的军事重镇,秦始皇巡游时曾途经此地。
    • 汉初“四皓”(园公、绮里季等)曾隐居商洛深山,这一典故在《汉书》等古籍中有记载。

二、词语延伸含义

  1. 经济繁荣的象征
    在成语中,“商洛”可代指商业兴盛之地(如洛阳一带),后引申为经济发达区域。

  2. 人名寓意
    若作人名使用,“商”象征经商才能或谋略,“洛”取自洛水,寓意智慧与贤德,组合则暗示深谋远虑、成就非凡。

补充说明

商洛市现属秦岭山区,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如需更详细的地理或历史信息,可参考政府官网或权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瞎别头餔糒饬禁宠进出阃此伏彼起答剌孙澹然倒口子颠素敦课反事肺萎陷分床同梦风寒俸食高冥挂绿黑纱接力赛跑讦难接踵而至旌旝浄色精湿济胜具就佃拒冬巨苽距破拉叉狼堠类地行星类例榴花天酒路岐默究奶豆腐馁毙内奸恰恰洽润凄冷衾裯鬈发叡典三秋上御诗牌讨亡腾鶱天籁阁统领退财突梯滑稽违啎稳身饷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