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武谊 ”。武事。《文选·扬雄<羽猎赋>》:“仁声惠於北狄,武谊动於南邻。” 吕向 注:“武谊,武事。” 汉 王粲 《酒赋》:“章文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 南朝 宋 虞龢 《明君大雅》诗:“文教洗昏俗,武谊清祲埏。”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
“武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释义
指“武事”,即与军事、武力相关的事务。该词在古汉语中常写作“武谊”(“义”通“谊”),如南朝颜延之《赭白马赋》中的“武义粤其肃陈”,即强调军事策略的整肃。
字义解析
古籍用例
现代使用
该词已较少见于现代汉语,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需注意与浙江省“武义县”地名的区别,后者为专有名词,与此处词义无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武义”属于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聚焦于军事领域,体现了古代文武并重的治理思想。
《武义》是一个地名词,指的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名称,地处浙江省西南部。该地名在地理上代表了一个地理区域。
《武义》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止」,共有7个笔画。
《武义》这个地名的来源目前尚无确切的记载,但一般认为与当地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有关。这里的「武」可能是指该地区的历史上与军事、战争等有关,「义」可能表示该地区的历史上与公正、正义等价值观有关。
《武义》的繁体写法是「武義」。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武义》可能有不同的写法,比如「武譩」、「武揖」等,但这些写法目前已经不常用。
1. 我计划下个月去浙江旅游,其中一个景点就是武义。
2. 武义素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1. 英武:表示英勇有力。
2. 武器:表示用于战斗和攻击的工具。
3. 武将:表示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
1. 武强:指的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
2. 武义:不常见的近义词,指的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
1. 文明:指代文化发达、道德高尚的状态。
2. 和谐:指代各种事物和睦相处、平衡协调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