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浮梁的意思、浮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浮梁的解释

(1).即浮桥。《方言》第九:“艁舟谓之浮梁。” 郭璞 注:“即今浮桥。”《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 灵臺 杰其高峙。”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即今浮桥。”《旧唐书·哀帝纪》:“ 杨师厚 於 襄州 西六十里 阴谷 江口伐竹木以为浮梁。” 清 顾炎武 《蒲州西门外铁牛唐时所造以系浮桥在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诗:“ 唐 代浮梁处,遗牛制尚新。”参见“ 浮桥 ”。

(2).不良。 清 杨懋建 《帝城花样·秋芙传》:“浮梁子弟,靡然从风,一倡百和,几有若狂之叹。”原注:“ 宋 人小説谓无良曰浮梁。”

(3).旧县名。属 江西省 。 汉 鄱阳县 地, 唐 武德 四年,析置 新平县 , 天宝 元年改名 浮梁 , 明 清 皆属 饶州府 。1960年并入 景德镇市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 浮梁 买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成自题》:“过眼飘零随败絮,伤心老大嫁浮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浮梁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如下:

一、桥梁建筑术语

浮梁在古代文献中特指“浮桥”,即用舟船或浮筒连接而成的临时性桥梁。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浮梁最早见于《旧唐书·吐蕃传》,描述唐蕃交战时“联舟为浮梁以济师”。这种结构常见于军事或交通要道,如宋代《营造法式》中详述了浮梁的搭建技术,体现古代工程智慧。

二、江西省历史地名

浮梁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始于唐代(公元621年),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得名。据《中国地名语源辞典》考证,其治所位于今景德镇市浮梁县,属长江流域鄱阳湖生态区。该地以陶瓷文化闻名,《新唐书·地理志》载:“浮梁茶具、瓷器,天下皆市”。现保存有浮梁古县衙(始建于清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文学意象延伸

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佐证了唐代浮梁作为茶叶集散地的经济地位。这一典故被收录于《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教材,成为研究唐宋商贸的重要文本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浮梁”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浮桥(临时桥梁)
    指用船、筏或浮筒搭建的临时水上通道。该用法最早见于《方言》记载,郭璞注为“即今浮桥”。唐代文献如《旧唐书》也多次提及军事用途的浮梁搭建。

  2. 历史地名(今属江西)
    原为唐代设立的县(天宝元年更名),1960年并入景德镇市。白居易《琵琶行》中“前月浮梁买茶去”即指此地,因唐代浮梁是茶叶集散中心,后引申代指商人群体。

  3. 特殊引申义

    • 不良:清代笔记《帝城花样》注引宋人小说,称“浮梁”有“无良”之意,但此用法罕见。
    • 情绪不稳定(存疑):部分现代词典提及该成语化用法,但未见于古籍权威记载,可能为现代衍生义。

文学典故示例
《琵琶行》的“浮梁买茶”成为经典意象,如清代二石生《十洲春语》用“老大嫁浮梁”暗喻商人妇的命运。

建议通过权威古籍或地方志查阅更完整的历史沿革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褙子边尘不惊澶湉谶悔宠寄传衍促鳞大间歇泉打喯儿东方星防饷凡母范铸飞车走壁郛郭概心古别离胲颊滈滈何勿江鳐坚守不渝基本路线竟天籍湜卷素跼滞老妈连理杯柳洲例子履穿踵决闾阎扑地灭贴闵念木魅内署盘嶔毰毢辔首坯冶驱发三刀三途三薛骚达子森标赊老什刹海使作叔母松溜替归听履颓荒偎守吻噤五字城详计细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