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鳞的意思、促鳞的详细解释
促鳞的解释
小鱼。《文选·张协<七命>》:“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李周翰 注:“促鳞,小鱼也。”
词语分解
- 促的解释 促 ù 近,时间紧迫:促膝。促席(坐近)。急促。短促。仓促。 催,推动:促使。促进。敦促。督促。催促。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鳞的解释 鳞 (鱗) í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鳞片。 鳞状的:鳞爪(僶 )。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鳞鸿(指“鱼雁”,
专业解析
“促鳞”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鱼类,尤其侧重于指代体形较小的鱼。以下是详细解释:
-
字义拆解与引申:
- 促:本义为“紧迫、局促”,引申有“短小、狭窄”之意(如“促狭”)。此处形容鱼的体态短小。
- 鳞:本义指“鱼鳞”,是鱼类体表的典型特征,常用来代指鱼类本身(如同“鳞介”指水族)。
- 因此,“促鳞”二字结合,字面可理解为“体形短小的鱼”,强调其体型特征。
-
核心释义:
- 泛指鱼类:这是其最基础的含义,尤其在古典文献或诗词中,常用作鱼类的代称或雅称。
- 特指小鱼:更精确的含义侧重于指体形细小的鱼类。这层含义更贴合“促”字所传达的“短小”之感。
-
使用场景与例证:
- 该词多见于古代诗文或较为典雅的语境中,用以指代水中的鱼类,常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 例如,《汉语大词典》引用了明代何景明的诗作《待曙楼赋》:“泳促鳞于枉渚,驰文鱼于蔡州。” 这里的“促鳞”与“文鱼”对举,均指鱼类。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缩印本):对“促鳞”有明确收录和释义,指出其指“鱼”,并引用了明代何景明的诗句作为书证。这是目前最权威的大型汉语语文辞书之一,其释义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七版):虽未单独收录“促鳞”词条,但其对“促”字“短促;紧迫”的释义(如“短寿曰促”)以及对“鳞”字指代鱼类的用法(如“鳞介”)的阐释,为理解“促鳞”的含义提供了坚实的字义基础。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二版):在相关字头下提供的古义和用例,有助于理解“促”和“鳞”在构成复合词时的语义结合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促鳞”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学或文献中,其含义及解释可综合如下:
基本释义
促鳞指小鱼,形容体型较小的鱼类。该词由“促”(紧迫、狭窄)和“鳞”(代指鱼类)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受环境限制的小鱼”或“生长空间狭窄的鱼”。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张协的《七命》:“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唐代李周翰对此注解:“促鳞,小鱼也。”。
使用场景
“促鳞”多用于比喻微小或受限的事物,常见于古典文学中。例如:
- 形容人在狭小环境中艰难生存;
- 与“短羽”(短翅的鸟)并列,强调微小与局限。
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此词,但可通过古文学习或文学创作了解其含义。如需引用,建议结合上下文明确其比喻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七命》原文或其他古汉语词汇,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百忙抱住葫芦不开瓢笨谜勃然大怒博投褫情催科淬练翠鸟大众哲学癫鬼调画舵位发麻赋索稾定革罢歌拍孤念候马隳惰建安骨假窃嘉事介函即墨牛九冬九阳巾眷怀栏牢丽风里选胪古埋魂马鞯迷乐洞命祭冥顽内在啮岸吽牙配载贫细潜跱清理青苹人事关系侍学石于菟守常首原熟纸巍焕萎绝文昌君霞笺匣龙狝艾啸鸣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