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苻坚的意思、苻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苻坚的解释

苻坚(338-385) : 十六国时前秦皇帝。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初为东海王,后在宫廷斗争中获胜。公元357年自立为大秦天王。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励精图治,统一黄河流域。383年,不听劝告,亲率大军进攻东晋,在淝水大败。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后被羌族首领姚苌擒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苻坚(338年-385年),字永固,氐族,是中国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的第三位君主(357年-385年在位)。其名“苻”为氐族姓氏,原为“蒲”,后改姓“苻”,《汉语大词典》记载:“苻,氐族姓氏,源自蒲氏,后取‘草付应王’谶语而改”。作为历史人物专有名词,“苻坚”一词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前秦开明统治者,以统一北方、推行汉化政策著称”。

在历史语境中,“苻坚”常与“淝水之战”相关联。《辞海》指出,苻坚在位期间“致力统一北方,383年率军南下伐晋,败于淝水,成为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其治国理念融合儒家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资治通鉴》评价其“虽起自戎族,然雅重儒学,兴办学校,促进了民族融合”。苻坚的历史形象具有复杂性,既体现雄才大略,又因战略失误导致政权崩溃,《晋书》称其“宽仁有度而失于轻断,混一六合而败于垂成”。

网络扩展解释

苻坚(338年—385年)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第三位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1.身份背景

苻坚为氐族人,出生于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前秦奠基者苻洪之孙。357年通过政变夺取政权,自立为“大秦天王”,在位期间(357—385年)致力于统一北方。

2.治国成就

3.淝水之战与衰落

383年,苻坚不顾反对,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惨败。此战成为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也导致前秦迅速分崩离析。战后北方各族纷纷独立,苻坚最终被羌族首领姚苌杀害。

4.历史评价

苻坚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既是励精图治的明君,也是因战略失误导致帝国崩溃的悲剧人物。其治国理念和民族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淝水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别人正在浏览...

柏城邦极表表标悟裁谏匙面鱼宠望创刊号丛猥大渡河胆矾大小学士的稿独揽大权風軌蜂溃風令沟子龟隂田鼓箧涵泳黄泉之下灰然活师讲释煎水作冰假推假喻季末警切具带款爱匡过竻城露鸡轮焕緑茸明效沐芳批允锲臂凄静晴岚曲谅三估绳迹室闾时禽施受书粮説不得书箱丝光死骨更肉送眼痠痛团防亡羊补牢文瑶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