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拊搏的意思、拊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拊搏的解釋

(1).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禮記·明堂位》:“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 鄭玄 注:“拊搏,以韋為之,充之以穅,形如小鼓。”《大戴禮記·禮三本》:“縣一磬而尚拊搏。”

(2).敲擊樂器。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上:“妃善擊磬,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聲,雖太常梨園之妓,莫能及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拊搏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打擊類樂器名,其形制與用途具有特定曆史内涵。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拊搏為“古代一種打擊樂器”,形似鼓而小,以韋(熟皮)為表,内填充糠類物質,演奏時用手拍擊發聲。此樂器在《禮記·明堂位》中與“拊搏、玉磬”并列,屬于周代雅樂體系的重要組成,多用于宗廟祭祀、禮儀場合的節奏控制。

從構詞角度分析,“拊”指輕擊動作,《說文解字》釋為“揗也”,即循物拍打;“搏”含拍擊之義,《廣韻》注“手擊也”。二字連用精準概括了該樂器的演奏方式與音響特性。東漢鄭玄在《禮記注》中特别說明:“拊搏,以韋為之,充之以糠,形如小鼓”,佐證其材質構造的獨特性。

在音樂功能層面,拊搏屬于“節樂”器具,與柷、敔等禮器配合使用,通過控制節奏實現“始奏以文,複亂以武”的雅樂規範,反映出周代禮樂制度對樂器分類與演奏程式的嚴格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拊搏(fǔ bó)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古代打擊樂器
    指一種用皮革制成的小鼓,内部填充糠秕(谷殼),外形類似小鼓。據《禮記·明堂位》記載,拊搏是周代祭祀儀式中的重要樂器,常與玉磬、琴瑟等搭配使用。

  2. 敲擊樂器的動作
    引申為“拍打、敲擊樂器”的行為,例如《楊太真外傳》提到楊貴妃“善擊磬,拊搏之音泠泠然”,形容其敲擊樂器的技藝高超。


二、延伸解讀


三、詞源與結構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可查閱《禮記》《大戴禮記》等原典或權威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白紙抱子弄孫本分奔濑畢羅伯成子高逋人滄洲參決乘蹑地曠人稀定斷非戰府兵跟緝蛤像格吱貢察函問火毳簡種薄收狡童腳下人赍盜食集靈台靜樂計日工拒敵嫏環立地書廚曆翁龍蹄旅憩驢鼠脈象面顔哌嗪配套飄茵取鬧銳敏三醉奢華滲滲申行筮營世治史佐爽練駾喙脫真萎頓巫步杇槾象物铦利戲德歇晩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