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愤愤的意思、愤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愤愤的解释

(1).心求通而未得貌。《论语·述而》“不愤不啟,不悱不发” 何晏 集解引 汉 郑玄 注:“ 孔子 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啟发为説之。”

(2).指烦闷不舒貌。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 宋 孔熙先 博学文史,兼通数术,有纵横才志。 文帝 时,为散骑侍郎,不为时知,愤愤不得志。” 明 归有光 《与沉敬甫书》之五:“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 屈原 、 贾生 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

(3).气愤不平。《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自 王莽 篡 汉 ,常愤愤,怀復社稷之虑。”《宋书·殷景仁传》:“ 湛 既入,以 景仁 位遇本不踰己,一旦居前,意甚愤愤。” 明 刘基 《牡丹会诗序》:“有向隅而不获与羣,则愤愤然见於色,形於辞。”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甲申沦陷,以至今日,愤愤于腥羶贱种者何地蔑有?” 朱自清 《侮辱》:“可是--也说不出什么,只喃喃了两声,便愤愤然走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愤愤”是一个形容词,读作fèn fèn,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气愤不平的样子
    形容因不满或受委屈而产生的强烈愤怒情绪。例如:“愤愤不平”。
    例:清代小说《文明小史》中“传知各童生,大众俱有愤愤之意”即为此意。

  2. 内心烦闷郁结的状态
    本义指情绪压抑、无法疏解,如《论语·述而》中郑玄注释:“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需等到对方内心郁结、欲言又止时,再给予启发)。

二、引申与用法

三、情感层次

  1. 表层愤怒:直接表达生气,如“愤愤地离开”。
  2. 深层郁结:强调情绪长期压抑,如《汉典》解释“志意蕴愤”(志向与心意被郁结)。

四、现代与外语对应

“愤愤”既可用于描述外显的愤怒,也可指内在的郁结,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其核心在于因不满引发的强烈情绪,常见于文学与口语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愤愤(fèn fèn)是一个词语,意思是非常生气或愤怒。它的部首有心和分,心代表心情或感情,分代表分离或分开。根据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得知愤愤的偏旁部首和总笔画分别是心和八。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普通,没有特别的典故或故事与之相关。愤愤在繁体字中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愤愤的写法也与现代相似。例如,繁体字写作憤憤。 以下是愤愤的例句: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愤不已。 2. 她对不公正感到愤愤不平。 3. 他气得愤愤地砸了电话。 一些与愤愤相关的组词可能包括愤怒、愤世嫉俗、愤青等。近义词可以是气愤、生气,而反义词可能是宽容、平静等。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保扞拔山盖世财贡操奇计赢漕司禅德缠説吃喝玩乐充闾之庆冲夷船户此箇打棍子低回不已斗歌都要掇子恩实反狱缟带狗窃郭隗请始孩儿含垢纳汙含脸滈滈黄干黑廋回味无穷交轧嘉巧锦鸟郡望客遇泪叶蠡荠马错漫天蔽野没脚螃蟹南国社迁赏起离请旌遒鍊奇中驱鳄羣口入铁主簿啬事山霭沈俊诗盟酸溜溜碎辞天杀的天智苇车桅杆未婚相留黠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