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反正的意思、反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反正的解释

(1) [return to the right way]∶复归正道

拨乱反正

(2) [come over from the enemy’s side]∶敌人投诚

详细解释

(1).由邪归正。《诗·卫风·氓序》:“ 宣公 之时,礼义消亡……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汉书·息夫躬传》:“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

(2).指敌方的军队投到己方为反正。《新唐书·王珂传》:“ 珂 愤见言色,屡陈讨贼谋。既反正,首献方物,帝甚倚之。”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欢迎伪军反正的标语,一直贴到岗楼上。”

(3).指帝王复位。《晋书·王敦传》:“ 惠帝 反正, 敦 迁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臚、侍中,出除广武将军、 青州 刺史。”《旧唐书·昭宗纪》:“ 天復 元年春正月甲申朔, 昭宗 反正,登 长乐门 楼,受朝贺。” 清 钱谦益 《读二笺上》:“两京收復,鑾舆反正。”

(4).反写的“正”字。《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按古文“乏”为“正”字的反写,后因称字的反写为反正书。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郑夹漈论六书》:“《左氏》曰:‘反正为乏。’正无义也。正乃射侯之正,象形也。正以受矢,乏以藏矢,正相反也。”

(5).反面和正面。 宋 梦英 《说文偏旁字源目录·序》:“於夏之日,冬之夜,未尝不挥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无下笔之所,方可捨诸。”

(6).副词。表示坚定的语气,含有不因条件不同而改变的意思。 老舍 《黑白李》:“无论怎样吧,反正我知道他现在是很高兴。” 峻青 《海啸》第四章:“算了,不懂就算了,反正你这 渤海湾 的海军司令是坐定了。”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 小二黑 说:‘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反正"是现代汉语中兼具副词性和动词性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随语境产生分化:

一、副词用法(现代汉语主要义项)

  1. 强调结果的确定性

    表示无论前提条件如何变化,结论或事实都不会改变。例:"雨下得这么大,反正 今天也去不成公园了"(引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该用法常见于口语,通过否定前提强化结论的不可逆性。

  2. 表达转折性确认

    用于反驳或修正前文观点时,突显说话者的肯定立场。例:"你说他迟到?反正 我九点整看见他在办公室"(参考汉典网「反正」词条。此时常与"就""都"等副词连用,形成"反正+都/就+结论"的强调结构。

二、动词性用法(古汉语遗存)

"反"通"返","正"指正道,组合表示回归正确立场,特指旧时军队起义归顺。例:"平凉军反正,归顺革命政府"(《汉语大词典》第3卷)。该用法现代多出现于历史文献,日常使用频率较低。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https://www.cp.com.cn/book/7b47c9a0-5.html
  2. 汉典「反正」释义 https://www.zdic.net/hans/%E5%8F%8D%E6%AD%A3
  3. 《汉语大词典》简编本(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反正”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副词用法

  1. 表示结果无差别
    无论条件如何变化,结果或结论不变。
    例句:有没有这个人,反正都一样。()
    近义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2. 加强肯定语气
    强调某种情况或决定的确定性。
    例句:反正有时间,再待一会儿。()
    英文对应:anyhow()。


二、动词用法

  1. 复归正道
    多用于政治或社会语境,指拨乱反正或恢复秩序。
    出处:

    • 《诗经·卫风·氓序》:“美反正,刺淫泆也。”()
    • 《汉书·息夫躬传》:“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
      例句:拨乱反正、国家存亡危急之秋需反正()。
  2. 敌方投诚
    指敌方人员或军队归顺己方。
    出处:

    • 《新唐书·王珂传》:“既反正,首献方物。”()
      例句:伪军反正的标语贴到岗楼上()。

三、其他补充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词义,古典文献中多涉及动词用法,现代口语则以副词为主。

别人正在浏览...

蚕熟春期出仕词技刁刁丁粮杜陵防御机制发呕风光旖旎高车隔厌贯伯龟田含怆寒贱皓白鹤帔鹤洲讲辨奬章犍椎交迹鸡虫得丧棘地荆天积功荆篠开叉盔缨賫旨婪浊棱缝聊落离校生木夯平心静气秋心权谞乳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讪谤山岫沙盘食税狮子疏辟暑岁肃将素锦褚谈锋淌眼抹泪逃形铜驼市透灵儿为臣五大洲乡义下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