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肃将的意思、肃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肃将的解释

犹敬奉或敬献。《书·泰誓上》:“皇天震怒,命我 文 考,肃将天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夫兵以定乱,莫敢自专:天子亲戎,则称恭行天罚;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到任祭城隍文》:“爰采溪涧,肃将藻苹,神其听之,来格来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肃将”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肃”和“将”两个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是恭敬地奉行或秉承。它体现了古代汉语中表达庄重、恭敬态度的典型用法。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析:

  1. 字义分解与合成:

    • 肃 (sù): 本义指恭敬、庄重、严肃。《说文解字》释为“持事振敬也”,意为办事时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引申有整饬、敬畏、清除等义。
    • 将 (jiāng): 此处读作jiāng,动词,意为“奉行”、“秉承”、“执行”。《尔雅·释言》有“将,行也”的解释。
    • 合成义“肃将”: 将“肃”的恭敬态度与“将”的奉行、执行动作结合起来,表示以极其恭敬、庄重的态度去奉行、执行或秉承某事某命。强调行为过程中的敬畏与郑重。
  2. 具体含义与用法:

    • 恭敬地奉行/执行: 指在执行命令、任务或职责时,态度极其严肃认真,不敢有丝毫怠慢。例如:“肃将王命”(恭敬地奉行君王的命令)。
    • 恭敬地秉承/承受: 指在接受某种恩惠、福泽或使命时,心怀敬畏。例如:“肃将天休”(恭敬地承受上天的福佑)。
    • 核心在“敬”: 这个词的核心在于强调“敬”的态度贯穿于“执行”或“承受”的行为之中,体现了古人对礼仪、职责、天命的敬畏之心。
  3. 语境与特点:

    • 古语色彩浓厚: “肃将”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典籍或仿古文体中。
    • 多用于正式、庄重场合: 常用于描述对天命、王命、神意、祖先训示等的态度和行为。
    • 书面语: 属于典型的书面用语。

权威来源参考:

“肃将”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意为以极其恭敬、庄重的态度去奉行、执行或秉承(命令、职责、天命等)。其核心在于“肃”字所表达的敬畏、庄重之情贯穿于“将”字所代表的行动之中。该词在现代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研究。其准确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辞源》、《王力古汉语字典》等权威汉语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肃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作为名词:形容严肃庄重的将领

  1. 基本含义
    指具有威严且态度严肃的军事将领,常用于描述军队中领导者的庄重形象。

  2. 典故来源
    源自《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麾下将领曹参的事迹。他在战争中表现出严谨、不苟言笑的作风,被后人称为“肃将”,后逐渐演变为成语。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形容将领、官员或领导者的威严形象,也可延伸至其他需要表现庄重的场合。


二、作为动词短语:表示敬奉或敬献

  1. 古典文献中的用法
    在《尚书·泰誓上》等典籍中,“肃将”意为恭敬地奉行或献上,如“肃将天威”指敬奉上天的威严。

  2. 例句参考

    • 《文心雕龙·檄移》:“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意为诸侯统率军队时,称“恭敬执行君王的诛罚”)
    • 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肃将藻苹,神其听之。”(指恭敬献上祭品)

“肃将”的两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八陈白皁罢免鲍人朝益暮习吃劲导源登课愤耻腹疾扶赞感哽膏灯功高震主鹤井横切慧观诙謿矫夸藉使虀虀金镯稽算几杖局内人巨子亢轭忼爽魁台厘补李小龙碌碌寡合旅游漫言昧鄙命夫母弦峭削陗阤七夕针镕古铸今删补尚存商品蜃精侁侁诗章怂惥俗机苏门啸搪拒通鼓忘形朋违夺无定据汙潴下标小九九啸吒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