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山育林的意思、封山育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山育林的解释

一种保护林木成长的措施。在一定的时间里,将生长有幼林或可能生长林木的山地划定封界,禁绝樵采、放牧和垦荒。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 老爷岭 这头,今年整个封山育林,不许割竹子。”《杭州日报》1985.9.13:“乡政府和 灵山村 村民*********利用广播、黑板报和集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封山育林,保护山林景观的重要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封山育林是指通过人为划定封闭区域、限制人类活动,以促进森林自然恢复或人工辅助培育的生态保护措施。该词由"封山"和"育林"两部分构成:"封山"强调对特定山地区域实施封闭管理,禁止砍伐、放牧、垦荒等干扰行为;"育林"则指通过补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培育森林资源。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这是"对划定区域采取封禁措施,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使森林恢复的育林方法"(商务印书馆,2016)。从生态学角度,国家林业局将其定义为"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减少人为干扰促进植被正向演替的森林培育方式"(《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办法》,2020)。

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①保护性封禁措施,如设置物理屏障或法律禁令;②自然恢复机制,依靠土壤种子库和周边种源的自然传播;③人工辅助干预,包括补种乡土树种等。据《中国植被志》记载,我国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山虞"制度已蕴含封山育林理念(科学出版社,2020)。

在实践层面,封山育林常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协同实施。根据《全国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通过该措施可使退化林地生产力提高30%-50%,水土流失量减少60%以上。典型案例包括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区,经20年封育使森林覆盖率从35%提升至79.6%(《中国林业》,2023)。

网络扩展解释

封山育林是一种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利用自然恢复能力培育森林的生态保护措施,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对具有天然植被恢复潜力的山地、林地实施封禁保护,通过禁止或限制垦荒、放牧、砍伐等人为干扰,结合人工辅助措施促进森林自然更新。这种方式既适用于植被稀疏区域,也可改善低质低效林分。

二、核心措施

  1. 封禁管理:根据《森林法》规定,由地方政府划定封禁区,常见三种模式:

    • 全封:长期禁止一切人为活动
    • 半封:季节性开放(如允许采集非木材林产品)
    • 轮封:分片区周期性开放
  2. 生态修复:通过保留母树、补植补播等方式促进植被演替,典型案例显示封育后生物多样性可提升40%以上。

三、突出优势

四、实施依据

作为国家法定绿化措施,国务院将其纳入林业建设改革范畴,2023年新修订的《森林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封育制度。

该措施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现代实践表明,合理封育可使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0.5-1.2个百分点。如需查看具体政策文件,可访问相关政府门户网站获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阿梨诃陀聱聱霸岸菜蔬崇陵冲满春申窜易胆当丹艳钓玉鼎食鸣钟冬候鸟东州兵斗打法科风光旖旎分解扶疏改折鹳鵞军馆娃宫归移鼓润环帔回想建辰月贱荆贱造劫牢吉服警戒井田制虮蝨臣孔嘉空空逵舍莱茵河梁倚脸上脸下料丝镫利弊里巫密行模印凝邈畔界前言企逮穷险濡沫涸辙身榦申闻释闷死背丝丝入扣桃实铁缧突立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