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米的意思、俸米的详细解释
俸米的解释
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元史·食货志四》:“ 至大 二年,詔随朝官员及军官等俸改给 至元 钞,而罢其俸米。”《明史·张辅传》:“寻命 辅 所受太师俸於 北京 仓支给。时百官俸米皆给於 南京 ,此盖特恩云。”《清通典·职官十八》:“凡在京文武各官降级革职留任者,其应得俸米仍照原品支领,以示体恤。”
词语分解
- 俸的解释 俸 è 官员等所得的薪金:俸禄。薪俸。俸给(?)。俸金。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米的解释 米 ǐ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姓。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俸米”是古代中国官员俸禄的一种形式,特指以米粮作为薪资的发放方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
俸米是旧时京官俸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米粮折算后发放。例如《元史》提到,至大二年(1309年)官员俸禄曾从米改为至元钞,后又恢复部分俸米制度。
-
历史背景
- 元代:官员俸禄包括银钞和米粮,俸米作为补充。《元史·食货志》记载俸米曾被短暂废止,后因经济波动恢复。
- 明清:明代张辅等官员俸米由南京仓支给,清代则规定降级官员仍可按原品级领俸米,体现制度延续性。
-
发放形式与意义
俸米以实物形式发放,既保障官员生活,也反映古代农业经济特征。例如《清通典》提到,俸米发放具有“体恤官员”的政策意图。
-
相关文献
除正史外,《六部成语注解》等典籍也明确将俸米解释为“官员岁禄之米”,强调其作为薪资的核心属性。
俸米是古代官僚体系中的重要经济制度,兼具实物薪资与政策调控功能,其演变与朝代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若需更深入的历史细节,可参考《元史》《明史》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俸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俸米》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以米粒作为薪俸或工资。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古代朝廷或官府发放给官员或工人的薪水。
拆分部首和笔画:
《俸米》这个词的部首是“人”,笔画数是9。
来源:
《俸米》一词源于古代工部俸米局。古时,官府会以米粒作为薪水的支付方式,因此称之为“俸米”。
繁体:
《俸米》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是「俸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俸”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简化形式“⺅奉”,另一种是繁体形式“⿱⿻弓臣又”。汉字“米”的写法则与现代相同。
例句:
1. 官员们每月按时领取俸米。
2. 劳动者按照俸米的量进行劳动。
组词:
与《俸米》相关的词汇有:薪酬、工资、报酬、薪水等。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薪酬、工资、报酬、薪水等。
反义词:
反义词可能是没有固定的对立词,但可以考虑与俸米相反的概念,如无俸米、无薪水等。
别人正在浏览...
板腐卑侮本服崩頽秉利博山铜澶湲朝班斥摈痴车赤鯶宠慰舛误崔莺莺大门中第巴堞口第三产业矾石戆僻謌讴圭臬扢溜河床鹤轸华名焕若搳拳货单酱蒙醮坟鸡胸决臆窠棚爌爌理工科另眼相看六际龙竹莫逆之交懦夫盼切胚轴迫激迫陿签诀乾乾浄穷源朔流泉明全牛柔睦社会意识神浆爽练抒情死乱琐服谈锋望其肩背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