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逢比的意思、逢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逢比的解释

夏 关龙逢 和 商 比干 的合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 逢 比 有令德之罪, 信 布 陷功大之刑。”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凌义渠》:“能为 逢 比 者视碎首溅血,仍无异於退食委蛇。” 清 谭嗣同 《仁学》七:“而 逢 、 比 、 屈原 、 伯奇 、 申生 之流,遂衔寃饮恨於万古之长夜,无由别白其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逢比"并非现代汉语中的独立词汇或固定词组,其含义需从历史典故中拆解理解。它特指中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忠谏之臣:关龙逢与比干。二人因直言进谏而遭暴君杀害,后世常将其并称以象征忠诚与刚直不阿的精神。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分释人物与象征意义

  1. 关龙逢(逢)

    夏朝末年贤臣,因劝谏暴君夏桀而被处死。其名“龙逢”中,“逢”为名,引申为“遭遇”“直面”之意,象征忠臣不畏强权、直面昏君的勇气。典故见于《庄子·人间世》《韩诗外传》等典籍。

  2. 比干(比)

    商纣王叔父,因力谏纣王暴政被剖心而死。“比”在古汉语中有“亲近”“辅佐”之义(如《说文解字》:“比,密也”),暗喻其以宗亲之身尽忠国事。其事载于《史记·殷本纪》。


二、“逢比”的合称与文化内涵

二人并称始于后世文人对忠烈精神的推崇:


三、权威典籍参考

  1. 关龙逢事迹

    《韩诗外传·卷四》:“桀为酒池,可以运舟…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礼义…’桀不听而杀之。”

  2. 比干事迹

    《史记·殷本纪》:“纣愈淫乱不止…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四、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逢比”属典故化用,现代极少独立成词,多出现于历史论述或文学评论中。例如:

“历代文臣以逢比自况,彰显谏诤之志。”

其价值在于承载传统文化中的忠直精神,而非日常语言功能。


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逢比”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分析:

一、主要含义

“逢比”指夏朝的关龙逢和商朝的比干两位历史人物的合称。他们以忠谏著称,但因直谏君主而遭杀害,成为忠臣典范。这一用法多见于古籍和文学作品中:

二、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字典(如)提到“逢比”为成语,意为“遇到相似的人或事物”,但此解释与其他权威来源(如汉典、古籍引用)存在冲突,可能属于误植或混淆。建议优先采用历史人物合称的释义。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引用:多用于诗词或议论文,借古讽今或赞颂气节。

    例:清人陈田《明诗纪事》用“能为逢比者视碎首溅血”形容忠臣的悲壮。

  2. 历史评价:讨论古代君臣关系时,常以逢、比为例说明直言进谏的风险。

四、注意

若在文献中遇到“逢比”,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若涉及人物典故,通常指关龙逢与比干;若描述事物相似性,可能是对词语的误用或另有所指。

别人正在浏览...

蔽短裨笠常体赤鲤楚妃淳默刺棹窜益大典淡忽断理度关山二声二疏防顾傅抱石夫君狗嘴吐不出象牙惯会骨朵子直过物菰蒲古诗源菏泽皇号恢济疆理兼罗鉴世加油站驾御饥火烧肠锦云急袭机兆蹶阴军麾枯窘括马栎辐领挈免俗脑袋钱井经商倩浰汽笛启动期考轻举絶俗青史标名软丢丢生降似水如鱼失旨鼠窃狗偷鼠胎坍缩星踏踵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