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椿萱的意思、椿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椿萱的解释

[parents] 比喻父母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牟融《送徐浩》

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健在)

详细解释

《庄子·逍遥游》谓大椿长寿,后世因以椿称父。《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谖草,萱草。后世因以萱称母。椿、萱连用,代称父母。 唐 牟融 《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万里 十六岁时,椿萱俱丧。”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陈璋》:“望兄速邀媒妁,转恳椿萱,毋使好事多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椿萱"是汉语中特有的复合称谓词,其文化内涵与植物意象密切相关。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由两种植物名称组合而成:

  1. 构词溯源

    "椿"指香椿树,《庄子·逍遥游》以"大椿"象征长寿,后演变为对父亲的尊称。萱草又名忘忧草,《博物志》载其"食之令人好欢乐",自唐代起成为母亲代称。两种植物分别承载着"严父慈母"的伦理观念。

  2. 语义发展

    该词最早完整出现于明代戏曲文本,现存典籍显示其完成语义定型在清代中期。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两种用法:

  1. 文化意象

    北京故宫乾隆花园现存"古华轩"匾额题记显示,清代皇室将椿萱意象融入建筑装饰,体现孝道伦理的物化表达。这种文化现象印证了该词在传统伦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2. 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特别注明其属于"敬辞",建议在正式文书或文学创作中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该词在方言区(如闽南语、客家话)中仍保留着"尊亲堂"等延伸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椿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代指父母的雅称,其含义与来源可概括如下:

词义解释

相关成语与用法

  1. 椿萱并茂
    指父母均健在且长寿安康,常用于祝寿或家庭美满的语境。例如:“堂上椿萱雪满头”形容双亲年迈,而“椿萱并茂交柯树”则祝福父母长寿。
  2. 椿萱其颓
    指父母双亡,表达对逝去亲人的追思。

文化应用

“椿萱”以椿树和萱草的自然特性,寄托了古人对父母健康长寿、无忧无虑的美好愿望,是中华文化中孝道精神的诗意体现。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席钵咤不由自主禅慧村戏登坑叠鼓滴露研珠对空射击惰失焚砚坟茔附死父子军高会格评圭景鬼躁酣歌醉舞行号和液呼喊惠存胡贾呼天唤地骄猛机汽几许积疑疽囊冷锻连城璞连行灵素流漫六征骆马捺抉囊底才喷腾起烦凄冷亲邻容礼肉食者鄙设拜生眼甚者失载侍中鹔鹴袍天外有天顽夫牾逆湘瑟嚣声小杖歇憩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