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车的意思、板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车的解释

[wooden handcart] 一种以其平板部分载货或载人的非机动车辆

详细解释

一种人力或兽力牵引的大车。有双轮、三轮或四轮的。 鲁迅 《且介亭杂文·寄<戏>周刊编者信》:“该是大车,有些地方叫板车,是一种马拉的四轮的车,平时是载货物的。”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今儿个夜里到马路上练板儿车去,就不至于碰到墙上去了。” 鄢国培 《巴山月》第四章:“码头上要人从江边推板车上斜坡,我跟一群小伙伴去了,这钱是我挣来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板车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人力或畜力运输工具,指由木板或金属板构成载货平台、通常配有两个轮子的简易车辆。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基本释义

指以木板为主要载货平台的非机动运输车。其结构简单,无封闭车厢,依靠人力拉动(手推板车)或畜力牵引(如牛拉板车),用于短途搬运货物。该定义源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板车”的规范解释,强调其材质与功能属性(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二、结构特征

  1. 平板结构:载货区为长方形木板平面,无围栏或可加装简易挡板。
  2. 双轮设计:早期为木质包铁轮,现代多用充气橡胶轮胎,轮轴与平板直接连接。
  3. 牵引方式:车前设拉杆或套绳,人力操作时需配合肩带(如“板车带”)分担重量。

三、使用场景

传统应用于城乡货物短途转运,如农贸市场运输、建筑工地建材搬运等。因其成本低、载重能力强(通常可达500公斤以上),至今仍在部分区域使用,但逐渐被机动车辆替代。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20世纪板车实物,印证其作为民生交通工具的历史地位(《中国交通工具史》,李约瑟研究所参考文献)。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板车”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从基本定义、汽车术语及引申义三方面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板车是一种非机动运输工具,其核心特征为平板结构,主要用于载货或载人。根据,其特点包括:

    • 结构:车身为木质或金属平板,通常有双轮、三轮或四轮设计,四周无围栏;
    • 动力:早期多依赖人力拉行,部分地区使用畜力牵引;
    • 用途:常见于短途搬运,如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场景。
  2. 汽车领域的专业术语
    在汽车工程中,“板车”特指非独立悬挂系统(常见于后轮)。根据:

    • 原理:两侧车轮通过整体式车桥连接,震动传递时互相影响;
    • 优缺点:结构简单、成本低,但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较差,易导致车身侧倾;
    • 应用:多用于经济型车辆或载重货车。
  3. 引申含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比喻事物简陋、技术落后,例如:“这家工厂的设备还是板车水平,效率低下。”

板车既可指代传统运输工具,也可作为汽车工程术语,其引申义则带有文化隐喻。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败乘薄殖本管碧磴不佞驰求辞醴带和道貌俨然隄繇贰膳访募蜂饧分片管窥蠡测关纳罟船古厝闳博即死具白讵几骏功夸父乐山爱水栗犊列食厘剔柳亸莺娇谜团年祀飘风骤雨纰罽迫降强本弱末强豪抢险队亲蔼青幰琼瑶秋涨曲操区节祛疑鸲鹆仁诲桑耳筛罗闪忽乘舆车实状水溲死败松液遂长索面薹芥未齓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