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醴的意思、辞醴的详细解释
辞醴的解释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
词语分解
- 辞的解释 辞 (辭) í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解雇:辞退。 同“词”。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讲话;告诉:“请辞于
- 醴的解释 醴 ǐ 甜酒。 甜美的泉水:醴泉。 笔画数:; 部首:酉;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辞醴”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官场文化密切相关,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因醴酒不再供应而主动辞去官职,后引申为拒绝接受官爵的象征性表达(、)。
二、典故出处
源自《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记载的故事:楚元王刘交曾为不饮酒的贤士穆生专门设醴酒(甜酒),以示礼遇。但继位的楚王戊逐渐疏忽此事,穆生由此察觉君主礼遇不再,果断辞官离去,并预言“若不离开,将招致灾祸”(、)。
三、文化内涵
- 君臣关系的隐喻:通过“醴酒不设”的细节,反映古代士人对君主态度的敏感,强调礼遇与信任的重要性。
- 气节象征:常用于形容士人不慕权贵、坚守原则的态度,如杜甫诗句“楚筵辞醴日”即用此典,暗喻李白拒绝投靠叛军的高洁品格()。
四、现代应用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形容主动放弃职位、坚守个人原则的行为,具有褒义色彩。需注意其与单纯“辞职”的区别,更强调对尊严和价值观的维护。
提示:若需查阅完整典故文本,可参考《汉书》原文或仇兆鳌《杜诗详注》对相关诗句的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辞醴(cí lí)是一个汉字词,由辞和醴两个部分构成。下面我来为您解释一下:
1. 辞(cí)是一个意味着表达、言辞的汉字,它由言字旁和辛字底构成。言字旁表示这个字与语言、言辞有关,辛字底则表达了说话时可能的辛苦、劳累。
2. 醴(lí)是指酿造时所用的醴粥,它由酉字旁和里字旁构成。酉字旁表示与酒、酿造相关,里字旁则表示粥的意思。
辞醴的来源是相对比较古老的,它最早出现在《荀子·儒效》一文中,用来描述言辞的美好与酒的美好相比。
在繁体字中,辞醴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有所变化,但是辞醴的写法一直保持稳定,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一些辞醴的例句可以是:“他的辞醴如泉涌般流畅。”这句话形容某人的言辞优美流畅。
辞醴的组词可以有辞章、辞令等,近义词可以是辞藻、辞章等,反义词可以是贫瘠、贫乏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八斗包袱皮薄命佳人宝阙北越标功踩软索乘人赤麟宠重错念当地垫弦雕几抵诃发瞽披聋反膺飞翔佛出世公畜鼓发耗折唤头降光见貌辨色急不择言金房警角进鲜即心即佛浚照巨野老白赏牢坑略迹原情凉幽幽灵棺令妹卤瘠买不短麻列蛮皮猱升扭送旁贯泙派窃伏穷池之鱼栖托取譬奢放霜脊说大人则藐之死心搭地挞击焘冒天外飞来痛亲颓零瓮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