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称“地球椭圆体”。代表地球大小和形状的数学曲面。一般采用旋转椭球。其大小和形状常用长半径a和扁率α表示。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1975年椭球参考值:a=6378140,α=1∶298257。
地球椭球是用于描述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数学模型,具体解释如下:
地球椭球又称“地球椭圆体”,是通过数学方法定义的旋转椭球体,用于近似表达地球的真实形状和物理特性。其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便于进行测量和计算。
地球因自转产生离心力,导致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公里,形成“赤道隆起、两极稍扁”的椭球体。
作为大地测量基准面,可推算长度、角度等地理数据,与真实地球表面误差极小(约0.01%),广泛应用于地图绘制和卫星定位。
如需完整参数或计算方法,可查阅国家测绘局发布的《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等权威文件。
地球椭球是指地球形状呈椭圆的几何体。它与完美的球形相比,地球的赤道略微膨胀,极点略微扁平,导致地球的形状不是完全球状。
地球椭球的拆分部首是“土”、“木”和“示”,总共有12画。
地球椭球的来源是指“地球”一词来自古代希腊语“γῆ”(ge),意为地面;“椭球”一词来自法语“ellipsoïde”,意为椭圆形。
地球椭球的繁体写法为「地球橢球」。
古时候,汉字写地球椭球为「地」字与「球」字组合。
地球椭球的形状使得我们的星球变得多样而有趣。
地球、椭圆、球体。
地球椭球的近义词包括地球球体、地球形状。
地球椭球的反义词是地球平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