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地球椭球的意思、地球椭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地球椭球的解释

又称“地球椭圆体”。代表地球大小和形状的数学曲面。一般采用旋转椭球。其大小和形状常用长半径a和扁率α表示。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1975年椭球参考值:a=6378140,α=1∶298257。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地球椭球(又称“地球椭球体”或“参考椭球”)是大地测量学中用于近似描述地球形状与大小的数学模型。它是以椭圆绕其短轴旋转形成的椭球面作为地球表面的几何参考,其定义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1. 几何定义

    地球椭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其赤道为圆形(长半轴 (a) 相等),两极略扁(短半轴 (b) 较短)。扁率 (f) 的计算公式为:

    $$

    f = frac{a - b}{a}

    $$

    这一模型通过数学方程精确表达地球的曲率,为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建立提供基准。

  2. 关键参数

    • 长半轴(赤道半径):约6,378,137米(如WGS-84椭球);
    • 短半轴(极半径):约6,356,752米;
    • 扁率:约1/298.257(因地心引力与自转离心力导致两极压缩)。

      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采用局部最优拟合的椭球参数(如克拉索夫斯基椭球、GRS80椭球),以更贴合区域大地水准面。

  3. 应用意义

    作为大地测量基准面,地球椭球是构建国家坐标系(如中国CGCS2000)和国际坐标系(如ITRF)的基础。所有地表位置(经纬度、高程)均基于该参考模型定义,确保测绘、导航、遥感数据的统一性与精度。


参考文献来源:

  1. 《测绘学名词》(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2.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技术规范
  3. 中国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基本术语》行业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地球椭球是用于描述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数学模型,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地球椭球又称“地球椭圆体”,是通过数学方法定义的旋转椭球体,用于近似表达地球的真实形状和物理特性。其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便于进行测量和计算。

二、关键参数

  1. 长半径(a):赤道半径,如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国际推荐的6378140米。
  2. 扁率(α):反映赤道与极半径的差异,计算公式为 $alpha = frac{a-b}{a}$,其中$b$为短半径。例如,国际推荐的扁率为1:298.257。

三、分类

  1. 总地球椭球:与全球大地体最吻合的椭球,需满足地心定位和双平行条件。
  2. 参考椭球:针对局部地区(如一个国家)优化,与当地大地水准面更贴合。

四、形成原因

地球因自转产生离心力,导致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公里,形成“赤道隆起、两极稍扁”的椭球体。

五、应用价值

作为大地测量基准面,可推算长度、角度等地理数据,与真实地球表面误差极小(约0.01%),广泛应用于地图绘制和卫星定位。


如需完整参数或计算方法,可查阅国家测绘局发布的《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等权威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苞罗背恩忘义补諡不飏赤笔书赐乞蛋鸡倒着點補蠹蝝繁阜風威浮桴港养固氮骨渌渌涵衍黑丹鹤列嘉况绛罗杰出浄丽凈袜军宪铠鑐客人坤成垒陈两者脸厚离涣孪子旅社毛皮蟊食棉铃虫绵延不断描绣灭国南谯牛高马大跑马场巧上加巧勤勩缺门融融曳曳三重桑穑缫丝厂煞时间寿旦熟罗斯榆泝水行舟潭腿物阜民安物心宪矩鞋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