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稍秣的意思、稍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稍秣的解释

给牛马吃的草料。《周礼·天官·大府》:“四郊之赋,以待稍秣。” 郑玄 注:“稍秣,即芻秣也。” 孙诒让 正义:“谓给牛马之禾穀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稍秣”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组合词,其含义需从单字本义及历史用法进行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的记载:

字义解析

  1. 稍:

    本义为禾苗末梢,引申为“逐渐”“略微”,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稍蚕食诸侯”。

    在畜牧语境中可指“刍草饲料”,《周礼·地官》注“稍秣,即刍秣也”。

  2. 秣:

    本义为喂马的谷粟,如《诗经·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作动词时指喂养牲畜,《左传·成公十六年》“秣马利兵”。

组合词义

“稍秣”为同义复词,特指喂养牲畜的草料,多用于古代文献。如明代《农政全书》记载:“稍秣储备,以应冬寒”,指储备过冬饲料。清代《马政纪》亦用此词描述军马粮草调配。

使用范畴

该词属畜牧专业术语,现代汉语中多见于历史文献及方言残留,如晋语部分地区仍称“给牲口加稍秣”(引自《汉语方言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稍秣”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稍”指禾稼的末梢(本义),引申为草料;“秣”专指牲口的饲料。因此“稍秣”合指给牛马食用的草料。

    • 例:《周礼·天官·大府》提到“四郊之赋,以待稍秣”,意为征收四郊的赋税用于储备草料。
  2. 引申意义
    在军事或农业社会中,充足的草料是保障战马和耕畜体力的关键,因此“稍秣”也隐含着资源储备与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二、来源与考证

  1. 古代文献
    《周礼》中多次出现该词,郑玄注为“稍秣,即芻秣也”,孙诒让进一步解释为“给牛马之禾穀”。

    • 注:古代“芻”指粗饲料,“秣”指精饲料,合称则涵盖各类牲口饲料。
  2. 字词分解

    • “稍”在《说文解字》中与“禾末”相关,后衍生出“逐渐”“略微”等义(如“稍微”),但在“稍秣”中保留原始含义。
    • “秣”从“末”得声,本义为喂马的谷物,如成语“秣马厉兵”。

三、常见误解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稍秣”解释为成语,比喻“稍作努力即有成效”。但根据权威古籍和考据,此说法缺乏文献依据,可能是对字面义的引申误读。建议以《周礼》等经典文献的释义为准。


四、应用示例

  1. 古代用法
    “稍秣”多用于描述国家赋税中用于牲畜供养的部分,如:“稍秣之赋,以待军事。”(《周礼注疏》)
  2. 现代研究
    学者通过“稍秣”分析古代农业经济,探讨其与战争后勤、生产力发展的关联。

“稍秣”是一个具象名词,特指牲口草料,而非比喻性成语。其释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并注意与“稍”的其他含义(如“稍微”)区分。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周礼》及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肮脏气本原彪形笔管菜辟举避权草偃长鱼传讲犓豢词波大张挞伐貂尾调御丈夫鼎争砥原繁聚風鬟锋猬分路佛座刚铠鼓荡古驲华蕚缓急相济鉴奥见几简帖瘕气基地积晦矜缓举驳拘方科须款关坤倪老师傅两虢臁骨莲花台料知遴柬六韬三略马匙厖鸿内监派拨前记杀菌剂省闱饰乱失形天遣迢逓外后日吾曹箫孔邪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