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诗文。《晋书·张协传》:“屏居草泽,守道不竞,以属咏自娱。”
“属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属咏(拼音:shǔ yǒng)指撰写诗文,强调通过创作诗歌或文章来表达情感或记录思想。该词由“属”和“咏”组合而成:
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晋书·张协传》:“屏居草泽,守道不竞,以属咏自娱。”,描述张协隐居时以诗文自娱的生活状态。
诗词用例
如清代乾隆诗句“伊余有结习,对时耽属咏”,以及唐代徐铉“属咏还应上郡楼”,均体现其用于描述诗文创作。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研究或历史文献解读中。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晋书》等权威资料。
《属咏》(shǔ yǒ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屈服、歌咏”。
《属咏》的部首是“尸”,总共有11个笔画。
《属咏》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见于《诗经·秦风》中的《羔羊》一篇。这篇诗描写了人们的衣食丰富,田地肥沃,以及人民欢欣鼓舞的生活,整体上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这里的“属咏”就是指歌颂、颂扬。
繁体字“屬詠”和简体字“属咏”意思相同,只是书写方式略有不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发生了变化。早期的写法为“屬詠”,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属咏”。
1. 他以雄厚的词才属咏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这首诗通过属咏美丽的大自然,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属国(shǔ guó):被统治或属于某国家。
- 属意(shǔ yì):喜好,有意。
- 属实(shǔ shí):属实,确实的意思。
颂扬、歌颂、赞美。
反抗、抵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