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云司的意思、白云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云司的解释

刑部的别称。相传 黄帝 以云命官,秋官为白云。刑部属秋官,故称。亦指刑官。 唐 卢中丞 《送李先辈赴职郑州因献》诗:“几日赋诗秋水寺,经年起草白云司。” 宋 王禹偁 《送都官梁员外同年之江南转运》诗:“出职未吟红药树,转官新入白云司。”自注:“都官刑部正司。”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设宴》:“投赠愧无青玉案,追陪喜近白云司。”参见“ 白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云司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掌管刑法的官署,尤以唐代刑部的别称而闻名。以下从词源、典故及文化象征角度详细阐释: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白云司”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星象与职官制度的结合:

  1. 星象渊源

    古人将星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西方七宿”属秋官所掌。《周礼·秋官》载:“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秋官象征肃杀之气,对应刑法之职。西方七宿中的“昴宿”又称“髦头”,其星官被附会为主刑狱的“天牢”,故后世以“白云”代指西方秋官之职。

  2. 刑部别称

    唐代正式将刑部称为“白云司”。如《汉语大词典》释义:“白云司,刑部的别称。因相传黄帝以云命官,秋官为白云,刑部属秋官,故称。”


二、历史典故与文献依据

其命名与两则关键典故相关:

  1. 黄帝命官传说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官名皆以云命”,《艺文类聚》引《春秋演孔图》云:“黄帝之将兴,黄云升于堂……秋官白云。”后世遂以“白云”象征刑官。

  2. 唐代制度印证

    唐代刑部隶属尚书省,因《周礼》秋官掌刑法,故借“白云司”雅称刑部。刘禹锡《和乐天送鹤》诗云:“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即指刑部官员。


三、文化象征与衍生意义

“白云司”在文学中承载双重意象:

  1. 司法权威的象征

    如宋代王禹偁《赠刑部韩侍郎》诗:“白云司职庙堂器,金榜射策雷霆名”,以“白云司”凸显刑部职能的庄严。

  2. 清廉高洁的隐喻

    “白云”意象常喻清正之风,如《唐六典》强调刑官需“守正不阿”,故“白云司”暗含对司法者品格的期许。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3. 《艺文类聚·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4. 《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5.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白云司”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白云司”是古代对刑部的别称,源于黄帝时期以云命名官职的传说。据记载,黄帝将秋官命名为“白云”,而刑部职能与秋官相关,因此得名。

二、词源典故

  1. 云官制度
    相传黄帝根据云彩命名官职,其中秋官主刑狱,对应白云(春官青云、夏官缙云、秋官白云、冬官黑云),故刑部被称为“白云司”。

  2. 五行关联
    古代将官职与五行对应,秋属金,主肃杀,与刑狱职能相合,进一步强化了“白云司”作为刑部代称的依据。

三、历史用法

  1. 唐代用例
    唐代卢中丞《送李先辈赴职郑州因献》诗句:“经年起草白云司”,即以“白云司”指代刑部官职。

  2. 宋代扩展
    宋代王禹偁诗中“转官新入白云司”自注“都官刑部正司”,表明该词在宋代仍被文人士大夫沿用。

四、相关知识点

五、权威性说明

需注意该词属于古代官制术语,现代已无实际使用场景。不同文献对具体典故细节表述略有差异,建议参考《周礼》《通典》等典制类古籍进一步考据。

别人正在浏览...

奥折冰斗冰脸补丁焯煇成室垂落储运爨炊點胸洗眼定义敦蒙丰干饶舌干逼薃葔恨望闳邃隳残会合活理湖滩嘉鲂讲授茭艹绞死积谗磨骨戒节籍馆军井可心苦况猎捷六一诗话蝼蝈轮舶内史省趴伏滂人平心静气姘人剖篿骞越跷趹敲石旗干祇夜日瘦三尸五鬼杀才杀止盛唐手戏四角号码查字法司绳特牛魏两五字响抃乡试谢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