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舉的意思、道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舉的解釋

以道家學說課試取士。始于 唐玄宗 開元 二十九年。 唐 高彥休 《高阙史·太清宮玉石像》:“ 明皇 朝,崇尚 元元聖主 之教,故以道舉入仕者,歲歲有之。” 唐 錢起 有《送李栖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詩。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有道舉, 元宗 時 開元 二十九年,始置崇元學,習《老子》《莊子》《文子》《列子》,亦曰道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舉"是唐代科舉制度中專設的考試科目,始創于開元二十九年(741年)。該制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家經典為考試内容,由禮部主持選拔通曉玄學的士人。其設立與唐玄宗崇奉道教、神化老子有直接關聯,旨在通過官方教育體系傳播道家思想,鞏固"以道治國"的政治理念。

據《新唐書·選舉志》記載,道舉考試要求應試者"通《老》《莊》《文》《列》四子,策試十道",錄取者授予"道學舉"功名,可入仕為官。考試形式參照明經科,但試題側重闡釋道家治國方略與修身理論。該制度持續至天寶十四載(755年)廢止,共實施15年,是曆史上唯一将道家學說納入科舉取士體系的特殊制度。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道舉是唐代科舉制度中的一種特殊科目,以道家經典為考試内容,選拔通曉道家學說的人才。以下是詳細解釋:

1.起源與背景

2.考試内容與形式

3.及第待遇

4.曆史評價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唐代科舉制度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蒼狗扳駁薄松松邊蕃兵士采戰長橋禅家子忏七宸奎詞兒調融低氣堕婆登放僻邪侈繁秾狗尿苔鬼洞孤怯寒碎黑裘猾長交兵解寒眷酬口錢曠居昆調朗霁狼筋盲雲帽帶迷失谟士櫱帝嘔苻前五代青溪小姑榷鹽法日中必移瑞聖繩愆糾謬攝揚碩大無朋四至八到搜才讨人讨閲天妃同德同心頑童溫巽五稼午枕下定義香貍閑休小試銷帳晞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