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节死义的意思、蹈节死义的详细解释
蹈节死义的解释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词语分解
- 蹈节的解释 .信守节操。《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周书·孝义传序》:“其出忠入孝,轻生蹈节者,则盖寡焉。”.应合节拍。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赴曲迅惊鸿,蹈节如集鸞。”
- 死义的解释 为义而死。谓恪守大义。《吕氏春秋·离俗》:“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史记·汲郑列传》:“ 淮南王 谋反,惮 黯 ,曰:‘好直諫,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清 方兆曾 《国士叹》诗:“人臣死义
网络扩展解释
“蹈节死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ǎo jié sǐ yì,形容坚守节操,为正义而献身。以下是详细解释:
1.释义
- 蹈:履行、实行;节:气节、操守;死义:为正义牺牲生命。
- 整体含义:指坚守节操,不惜以生命捍卫道义。常用于褒扬忠贞之士。
2.出处
最早见于《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此句为晋元帝司马睿在国难时表明心志的言辞,强调以死明志、洗刷国耻。
3.语法与用法
- 词性:动词短语,可作谓语或定语。
- 褒贬色彩:褒义词,多用于赞颂忠臣、烈士等人物。
- 示例: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选择蹈节死义,成为后世楷模。
4.延伸解读
- 文化内涵: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强调气节高于生命。
- 关联成语: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意义相近,但更侧重对“节操”的坚守。
5.应用场景
适用于历史评述、文学作品或对忠贞人物的评价,如:
- 描述文天祥、岳飞等历史人物的气节;
- 评价为理想或国家献身的行为。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具体语境用法,可参考《晋书》或相关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蹈节死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出自古代中国的典故,意指为了坚守信义和正义而宁死不屈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蹈(足部)+节(亻部+刂)+死(歹部+一)+义(亻部+音)。
来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一段故事,讲述了国君贾生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而宁愿自刎以示决心。
繁体:躍節死義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蹈节死义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整体结构和字形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他为了维护家族的名誉,蹈节死义了。
组词:蹈循节义、守节、忠实、坚忍不拔
近义词:舍生忘死、不屈不挠、任劳任怨
反义词:背信弃义、屈服、胆怯
别人正在浏览...
宝函饱禄背信弃义垂钓出脱辞笔丛悲聪辩翠毛徂岁酢味宕延绖皇斗鸡走犬抚今悼昔高世骇俗棺钉瓜子归宗鼓漏过界韩康宏轨潢漭环钻花腔画意诗情回嘴护驾迦利艰苦奋斗角钱积翠揭疮疤接余谨耳金华殿纠摘拘那夷开晴扣襻旷疏窥间馈人览核离颜鹿蹊茂龄绵剧末底憉悙骞短七男八婿起狱雀噪啬气誓信索马里讬赖下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