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地鳖虫的意思、地鳖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地鳖虫的解释

[ground beetle]步行虫科的甲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中医用作通经的药物,也用来治跌打损伤。通称“土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地鳖虫(拼音:dì biē chóng),又名土鳖虫、䗪虫,是汉语中对蜚蠊目(Blattodea)地鳖科(Polyphagidae)或鳖蠊科(Corydiidae)部分昆虫的统称。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生物学特征

  1. 形态描述

    体扁平,椭圆形,长约2-3厘米,呈棕褐色或黑褐色。头部小,藏于前胸背板下;雌虫无翅,雄虫具翅但飞行能力弱。常栖息于阴暗潮湿的土壤、朽木或砖石缝隙中,昼伏夜出,以腐殖质为食 。

  2. 名称溯源

    “地鳖”源于其形似鳖甲(背甲宽扁)且多潜藏地下;“䗪虫”为古称(《说文解字》注:“䗪,虫名”),后演变为“土鳖”,强调其土壤栖息习性 。


二、药用价值与典籍记载

  1. 传统药物应用

    地鳖虫是中医活血化瘀的要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性咸寒,归肝经,具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闭经、癥瘕积聚等症 。

    代表方剂:

    • 大黄䗪虫丸(《金匮要略》)
    • 跌打丸(《中国药典》)
  2. 现代药理研究

    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及生物活性肽,具有抗凝血、抗肿瘤、促进骨愈合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骨折及心脑血管疾病 。


三、文化认知与地方称谓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中国昆虫志·蜚蠊目》(科学出版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4. 《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

网络扩展解释

地鳖虫是一种药用昆虫,属于蜚蠊目鳖蠊科,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生物学特征

  1. 形态:雌虫体长1.3-3厘米,呈扁平卵形,背部紫褐色有光泽,雄虫有翅而雌虫无翅。
  2. 习性:喜栖息于阴暗潮湿的松土中,夜间活动,适宜温度28-30℃。

二、药用价值

  1. 传统应用:入药历史超2000年,《神农本草经》称其为“䗪虫”,具有破血逐瘀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闭经、产后瘀血等。
  2. 现代研究:实验表明其对肝癌、胃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抗癌治疗。

三、别称与文化

四、药材处理

需注意:地鳖虫有小毒,需遵医嘱使用。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中医药典籍及现代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蚌研不死不活残贼颤悸陈编弛政宠惜垂絶搭搭撒撒挡头第三産业短长亭峯回路转分歼战伏尔加河纤夫缟纻之交刮湔古典主义秽骂伙头军贱诞蠒耳羊见面礼见情娇鸾雏凤嘉遇姐妹静尘惊恠橘实口乾舌燥涝地鳞虫赁僦明齐民俗学拗取盘陀偏佞偏师破缺青苔七巧板三十六体审稿石榴裙师塔衰变丝弦他山攻错亭戍同狴外见猥薄碨泱脗合鳁鲸香地忻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