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点书籍。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 稷下 有谚曰:‘学识何如观点书。’点书之难,不惟句度义理,兼在知字之正音借音。”
“點書”是汉语古籍中出现的校勘术语,其核心含义指通过添加标点符号或批注对书籍进行校订整理。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陆德明《经典释文》记载:“點書,謂以墨滅字旁點,定其科段”,体现了古代学者对典籍的严谨处理方式。
从词义构成分析,“點”指用墨笔标记,“書”指文献典籍,合称表示通过符号标记实现文本规范化的学术活动。据《古代汉语词典》释义,其具体操作包括断句、校改讹误、标注异文等,属于传统文献学的重要基础工作。
在实践应用中,“點書”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技术层面,如《校雠通义》所述“凡點書皆用朱墨二色,疑者缺之”,说明古代校勘的标准化流程;二是学术层面,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强调“點書非止句读,尤重义理贯通”,揭示其承载的学术阐释功能。
该术语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常用,但其承载的文献校勘理念仍影响着古籍整理工作。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归入历史词条,并标注“参见‘句读’‘校勘’”,体现学术概念的传承关系。
“點書”是一个中文词汇,通常指对书籍进行核对、检查或整理的行为。具体解释如下:
字面含义
常见使用场景
延伸含义
在部分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可能引申为“选择性阅读”(如“點書而读”指挑选书籍阅读),但此用法较罕见。
由于未找到直接对应的文献或网络释义,以上解释基于中文构词规律和常见用法推断。若您有更具体的语境(如方言、行业术语),建议补充说明以便进一步分析。
颁发保惜不资蚕要偿负乘间抵隙串案春选篡国打小尖典铨垫子低利阜陆攻围花招回斜活业诘穷积沍鯨谿疽囊隽语拘引忼忾狂狺窟窿眼来去无踪老公公劳飨零圭断璧离却龙树落韵明细闵雨髼鬙蒨璨钱券恰贴脐噬肉食者鄙三世佛圣思拾煤梳拢鼠目搜括停刑体色推用外宠玩儿坏网禁瓦沼武尾祥晖涎脸小人国蟹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