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穷的意思、诘穷的详细解释
诘穷的解释
穷治。谓用深文周纳的方法治人之罪。 汉 刘向 《说苑·君道》:“讯狱詰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 向宗鲁 校证:“詰穷犹詰詘。”
词语分解
- 诘的解释 诘 (詰) é 追问:反诘。盘诘。诘究。 谴责,问罪:诘责。诘让。诘难(刵 )。 诘 (詰) í 〔诘屈〕曲折。亦作“佶屈”。 〔诘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诘朝( (詰)乷 )〕早晨,亦指
- 穷的解释 穷 (窮) ó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专业解析
“诘穷”是一个相对少用且带有文言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通过追问、盘问,使对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的状态或过程。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的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 诘 (jié): 本义为追问、责问、盘问。《说文解字》释为“问也”。引申为查究、追究。
- 穷 (qióng): 本义为尽头、终极。《说文解字》释为“极也”。引申为困窘、不得志、理屈、缺乏等义。
- 诘穷 (jié qióng): 二字组合,意为通过反复、深入的追问或盘诘,使对方陷入理屈词穷、无言以答的境地。它描述的是一个动态过程及其导致的结果状态。
二、 核心含义
- 使对方理屈词穷: 这是“诘穷”最核心的意思。指通过连续、尖锐或逻辑严密的提问,让对方无法自圆其说,最终无言以对,显露出其观点或行为的错误、漏洞或矛盾。
- 盘问至其尽头: 强调追问的彻底性,一直问到对方无话可说、无法再辩解为止。
- 揭示真相或谬误: 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澄清事实、辨明是非、揭露错误或虚假。
三、 用法与语境
- 动词性用法: 常用作动词,表示“诘问至穷尽”的动作。例如:“再三诘穷,彼终不能答。”
- 描述状态: 也可用于描述被诘问者所处的“理屈词穷”的状态。例如:“被问得诘穷,面红耳赤。”
- 语境: 多用于辩论、审讯、学术探讨、质询等需要深入辨析、追究根底的严肃场合。带有较强的书面语和文言色彩,现代汉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 出处与权威参考
“诘穷”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其构成也符合汉语的构词法(动补结构)。其释义主要依据权威汉语辞书对“诘”和“穷”二字的解释及其组合逻辑:
-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该词典是收录现代汉语词汇最全面、解释最详尽的权威工具书之一,对词语的源流、释义、用法有详细说明。其对“诘”和“穷”的释义是理解“诘穷”的基础。
-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作为规范现代汉语词汇使用的权威词典,其对“诘”(责问、追问)和“穷”(穷尽、完结;处境恶劣等)的释义,共同支撑了“诘穷”的核心含义。
- 《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这部大型综合性辞典对字词的释义兼具语文性和百科性,其关于“诘”的“责问”、“究办”义项和“穷”的“尽”、“困厄”义项,为理解“诘穷”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诘穷”意指通过深入、彻底的追问或盘诘,使对方陷入理屈词穷、无言以对的境地。它既指导致这一结果的过程(诘问至穷尽),也指该过程所达到的状态(理屈词穷)。该词具有浓厚的书面语和文言色彩,其释义根植于权威汉语辞书对“诘”与“穷”本义及引申义的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诘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é qióng,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
核心释义
指通过严厉审讯或苛细的法律条文追究责任,使对方无法辩驳,常用于司法或政治语境。例如《说苑·君道》中提到:“讯狱诘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
- 诘:质问、追究(如“诘责”“诘问”)。
- 穷:穷尽、彻底(如“穷治”“理屈词穷”)。
-
延伸理解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词也可表示通过追问揭穿谎言,使对方无话可说,但这一用法更接近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出处与用法
- 文献来源
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君道》,描述司法审讯中苛责犯人的行为。向宗鲁校证时指出:“诘穷犹诘诎”,即通过严苛手段使对方词穷。
- 典型场景
多用于形容古代官吏以深文周纳(苛细法律条文)治罪,或现代引申为彻底追问、揭露真相。
近义词与反义词
注意事项
- 该词属于书面语,日常使用较少,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 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说苑》原文或相关古籍研究资料。
如需补充其他信息,请随时告知!
别人正在浏览...
白皮跋识滮田别有肺肠豳歌补伏城柴冲静错彩达敬都赫風幃干裂告止鬼难骨痨恒性很人鹤望鲎杓官人建同缉裁经销酒食征逐康拜因空囊空旨夸衒礼信履凫慢肆毛窝摸量木下三郎女贞烹和陴堞谦退骑猎清钱穷君穷岁憩息攘服戎王子柔魂三法散禁生币沈犀刷的松美搜奇抉怪提劲撒野听衆头迷无敌手无风乌云压顶晓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