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跌宕不羈 ”。《宣和书谱·石延年》:“遂入馆,然跌荡不羈,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復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亦作“ 跌荡不拘 ”。 明 袁黄 王世贞 《纲鉴合编·宋纪·武帝》:“八月, 宋 主杀中书令 王僧达 , 僧达 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
跌荡不羁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性情豪放洒脱,行为不受世俗礼法拘束。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及用法角度详细解析:
字义拆解
综合释义:形容人豪放旷达,言行自由率性,不受常规礼法限制。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52页)
近义辨析
来源:《成语源流大词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45页)
最早文献记载
出自南宋文学家楼钥《攻媿集》:"跌荡不羁,屡遭挫折,而其志愈坚",描述人物坚韧不屈的豪迈品格。
来源:《四库全书·集部·攻媿集》卷八十七
历代用例
来源:《中国典故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10页)
适用对象
多用于形容艺术家、文人或特立独行者,如:
"这位画家跌荡不羁,常于醉后挥毫,作品却气韵生动。"
注意:当代语境中需结合具体行为判断褒贬,避免与"放浪形骸"混淆。
权威词典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302页:
跌荡不羁:形容人性情豪爽,不受拘束。
来源:《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9卷第183页);《围城》(三联书店,2002年,第75页)
该成语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豪迈人格的审美,既需准确理解其自由旷达的本义,亦需在当代使用中把握语境分寸。
“跌荡不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iē dàng bù jī,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形容人行为放逸洒脱、不受拘束,强调心志自由、不拘小节。常指性格豪迈或才华横溢之人不愿受世俗礼法限制的处世态度。
出处与典故
出自宋代《宣和书谱·石延年》:“然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难事。”描述石延年性格豪放、不拘礼法,且饮酒豪迈、重视气节的形象。
使用场景与示例
近义词与结构
补充说明
需注意“跌荡不羁”与“放荡不羁”的细微差异:前者更侧重性格的豪迈洒脱,后者可能隐含行为上的逾矩,需根据语境区分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或文学关联,可参考《宣和书谱》原文或相关诗词解析。
爱慕暴躁如雷别次层泉长生殿搀亲澄江臣使侈僭愁滴垂直地带性蠢躁出有入无大发雷霆贷施倒杖策地産动车冻橘都布斗衡覆窠福利经济学凫藻宫悬顾盻撶船槐行魂销肠断货匨狐肷贾服见货剑轮揭挑扃扃酒膳磕扑扑了佻丽姬六物马前剑谬政弄盌注屈色塞绝三密三署十二时虫衰涕司更卒田方通窍图国违时絶俗微矰香毂献功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