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丹木的意思、丹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丹木的解释

(1).木名。《山海经·西山经》:“ 峚山 ,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飴,食之不飢。”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四:“丹木生何许,迺在 峚山 阳。”

(2).红树。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信严霜之未滋兮,岂丹木之再荣。”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未公红树诗》:“靡蓱丹木扶桑里,惆悵谁乘 博望 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丹木是汉语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神话植物,其核心含义指木质呈红色或具有特殊功效的树木,常见于早期文献描述。具体释义如下:

一、本义与特征

  1. 红色木质

    丹木之名源于“丹”(赤色),特指木质或树皮呈现朱红色的树种。如《山海经·西山经》载:“峚山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强调其茎、果皆为赤色,符合“丹”的视觉特征。

  2. 神话属性

    在《山海经》中,丹木被赋予神话色彩,传说黄帝曾食其果实(玉膏),并种植于钟山附近。其果实可御火、延寿,与“玉”关联,象征祥瑞。

二、引申与药用价值

  1. 药材代称

    后世医书将丹木视为药用植物。《本草纲目》引《神农本草经》称其“味甘,性平”,可“安五脏,和脾胃”,但具体所指植物存在争议,一说为赤色树皮的药材统称。

  2. 文化象征

    因与黄帝传说相关,丹木成为长寿、仙境的意象符号。如《文选·郭璞〈游仙诗〉》注引“丹木生昆仑”,强化其与神话地理的联系。

三、现代考据

学者考证“丹木”可能对应现实中的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或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两者树皮均呈红褐色,分布于中国山地,与《山海经》记载的生态特征吻合。


参考文献来源

  1. 《山海经·西山经》(中华书局校注本)
  2.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3. 《汉语大词典》“丹木”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丹木”一词的含义可从古籍记载和现代考据两个维度综合解析:

一、古籍中的定义

  1. 《山海经》记载
    根据《西山经》描述,峚山的丹木具有以下特征:圆形叶片、红色枝干、黄色花朵和红色果实,味道甘甜,食用后可充饥。而《西次四经》提到的崦嵫之山丹木则略有不同,其叶如构树,果实大如瓜,表皮赤纹黑理,可治热病并防火。

  2. 文学引用
    晋代陶渊明、三国阮籍等诗人曾以丹木为意象,象征高洁或自然之美。

二、现代考据与植物对应
有研究认为,丹木可能是非洲牛脂果(豆科植物),其叶椭圆形、茎紫红、未成熟果实呈赤色,味甜且富含淀粉,符合“食之不饥”的描述。该植物分布于非洲多国,木材和叶片亦有实用价值。

三、其他含义

  1. 红树别称:部分文献中“丹木”泛指红色树木。
  2. 姓名寓意:现代取名时,“丹”象征赤诚,“木”代表质朴,组合寓意初心坚定。

丹木既是古籍中的神话植物,也可能对应现实树种,同时衍生出文学意象和人文寓意。若需进一步了解非洲牛脂果的生物学特征,可参考的详细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淡无光摆划襃借宝章本位货币采服馋虫崇庳麤生迨吉丹窦点划冻伤端志风虎云龙奉进服汙丐者攻占泸定桥寡爱话茬儿滑串流口魂飞胆丧惑惑祸中有福江臯交火截镫饥附饱扬金刹筋退酒次青衣九漏坎宫苦辛燎原烈火煤房眇茫蓱翳鄱桂前后脚青钱选穷丁啓塞犬迹狐踪铨括入林山冢生代兽居水火棍腾粜挺杰拖亲五经师污佞下坂走丸饷款心腹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