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的意思、大美的详细解释
大美的解释
(1).谓大功德,大功业。《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陆德明 释文:“大美,谓覆载之美也。”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利及万物不言所利。” 三国 魏 杨修 《答临淄侯笺》:“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盖古之圣贤以芻蕘之谈而成大美者多矣,岂俟某引而质之。”
(2).指才德、品质上的优异。《吕氏春秋·举难》:“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汉书·陈汤传》:“论大功者不録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美的解释 美 ě 好,善:美德。美学。美谈。审美。美丽。美容(美化容貌)。美不胜收。 得意,高兴:美滋滋的。 称赞,以为好:赞美。美言。美誉。 指“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美。南美。 指“美国”:美元。
专业解析
“大美”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词典释义和哲学美学角度进行阐释,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意义:
-
极致之美与壮阔之美(形容词性)
- 释义: 指事物本身具有的宏伟、崇高、壮丽、完善而令人震撼的美感。这种美超越了寻常的优美范畴,常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如山河、天地)、伟大的艺术成就或非凡的德行。
- 来源依据: 此释义源于汉语词汇的构成分析及传统美学观念。“大”有“伟大”、“极致”、“广阔”之意;“美”即“美好”、“漂亮”。两者结合,强调美的程度和规模达到顶峰或超凡脱俗的境界。在典籍中,《庄子·知北游》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著名论述,奠定了“大美”作为自然造化之极致美的哲学基础(参考《汉语大词典》对“大美”的释义及对古典文献的引用)。
-
高尚的品德或美好的事物(名词性)
- 释义: 指非常美好、崇高的事物或德行。可以指人的高尚品德、情操,也可以指对国家、社会或集体有益的善行或美好的事物本身。
- 来源依据: 此用法可见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实践。例如,《吕氏春秋·慎行》中提到“大美恶”的对比(虽然此处语境强调“恶”,但反衬“大美”指极大的善/美)。现代汉语中,“大美”常被用来赞誉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人或行为(如“大美大爱”),或直接指代非常美好的事物(如“人间大美”)。《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美”的引申义时,包含了“令人满意;好”和“好事;美德”的含义,“大美”可视为这种含义的强化表达。
-
美学与哲学概念(专有名词性)
- 释义: 在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中,“大美”是一个特定的美学范畴。它指一种自然无为、质朴本真、浑然天成、超越人工雕琢的至高无上的美。庄子认为这种美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是道的体现,是美的最高境界。
- 来源依据: 此释义直接来源于对《庄子》文本的解读和历代美学研究。《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里的“大美”即指天地自然本身所蕴含的、不言自明的、最本真、最宏大的美。后世美学理论(如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对此有深入阐释,将“大美”视为道家自然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大美”一词在汉语中承载着丰富的意蕴:
- 作为形容词或描述性短语: 强调美的极致性、宏伟性和震撼力(如“大美山河”、“大美无言”)。
- 作为名词: 指代极其美好的事物或高尚的品德(如“颂扬人间大美”、“品德之大美”)。
- 作为哲学美学概念: 特指道家思想中自然无为、质朴本真、至高无上的美的境界(源自《庄子》)。
其核心在于“大”(宏大、极致、根本)与“美”(美好、和谐、完善)的结合,指向一种超越寻常、令人赞叹或体现最高价值的美好状态或存在。
主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提供词汇基本释义及古典文献例证。
-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提供现代汉语常用义项。
- 《庄子》(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 - 核心哲学与美学概念的原始出处(《知北游》篇)。
-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 对庄子“大美”等美学概念的学术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大美”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解释,综合各权威词典及文献资料,其含义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基本含义
-
大功德、大功业
源自《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指自然或人事中蕴含的崇高功绩或伟大成就。如宋代范仲淹在《上执政书》中提到的“圣贤以刍荛之谈而成大美”。
-
才德、品质的优异
《吕氏春秋》强调“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意为不可因小缺点否定整体优秀品质。《汉书·陈汤传》也提到“举大美者不疵细瑕”,主张重视核心优点。
二、延伸用法
- 现代语境中的“大美”
作为成语时,可形容壮丽景色或事物(如“大美山河”),强调视觉或精神上的震撼。
在命名文化中,“大”象征广博,“美”代表出众的才德或容貌,组合后寓意卓越与美好。
三、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用于评价人物功绩或德行,如“论大功者不录小过”。
- 现代描述:常见于赞美自然景观、艺术作品或社会成就,如“玉骨冰姿,艺术大美”。
四、例句参考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庄子》)
- “举大美者不疵细瑕。”(《汉书》)
- “博采众家之长,自铸大美。”(现代用法)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典出处,可参考《庄子》《吕氏春秋》及汉典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驳行不穷苍鸟察眉趁体弛侯蝶拍顿废费费粪门耿悒蛤蜃共递鼓弄海底猴儿黄舆笏板霍玉贱凌胶葛街谈巷说疾很金槛极知狂醒烂辉辉眬瞳靡止默解牧犊子奶酪挠情怕敢乾隆帝清超情话钦年取贷曲木几囷窖热忽忽桑柔三柳沈悫时变时朝时直衰陋淑行私窠私童苏合佻窃筒饭僮子文牺五疵象弭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