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纶的意思、翠纶的详细解释
翠纶的解释
用翡翠装饰的钓丝。 晋 孙绰 《望海赋》:“华组依波而锦披,翠纶扇风而绣举。” 宋 叶清臣 《松江秋泛赋》:“拖翠纶兮波上,膾蝉翼兮柈中。”参见“ 翠纶桂饵,反以失鱼 ”。
词语分解
- 翠的解释 翠 ì 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 纶的解释 纶 (綸) ú 钓鱼用的线:垂纶。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 现用作某些合成纤维的名称:锦纶。涤纶。 纶 (綸) ā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綸)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翠纶,是一个具有文学色彩和历史典故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本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一、 本义:华美的钓线
- 指用翠鸟羽毛装饰或形容其华美色彩的钓鱼线。
- 此义项直接源于其字面组合:“翠”指翠鸟羽毛的青绿色泽或翠鸟本身;“纶”指钓鱼用的丝线。
- 它并非指普通实用的钓线,而是强调其装饰性、华美性,常带有文学描绘色彩。例如在描写隐逸垂钓或宫廷游宴的场景中,用以形容钓具的精美。
二、 引申义:华而不实的事物
- 这是“翠纶”更常用且著名的含义,源于一个著名的寓言典故。
- 典故出处: 据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金楼子·立言下》记载(此典故亦被《文选》李善注引用):
客有慕名而来,问钓鱼之术于陵阳子明。子明曰:“吾尝钓于河,以桂为饵,锻黄金为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客曰:“如此,则不得鱼矣!”子明曰:“夫钓者,务在得鱼。今吾以芳饵、金钩、翠纶钓之,犹惧其不食,况子乎?”
- 寓意: 故事中,陵阳子明用极其奢华的材料(桂花作饵、黄金为钩、碧玉装饰、翠羽钓线)钓鱼,客人指出这样华而不实反而钓不到鱼。子明则感叹,即使如此奢华都怕鱼不上钩,何况普通钓法呢?
- 引申义形成: 因此,“翠纶”连同“桂饵”、“金钩”一起,成为了过分追求形式华美、脱离实际、徒有其表而无法达到真正目的的事物或手段的象征。它常用来批评浮夸、不务实、名不副实的现象或言论。
“翠纶”一词,其本义指装饰华美的钓线,而其更核心、更常用的含义则是由《金楼子》典故引申而来,喻指华而不实、徒有虚名、不切实际的事物或行为。理解该词需结合其历史典故背景。
参考资料依据:
- 词义解释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对“翠纶”条目的释义及引用的《金楼子》典故。据《汉语大词典》,“翠纶”指“用翠羽装饰的钓丝”,并引《金楼子》文。
- 典故内容及引申义解析参考了《金楼子·立言下》原文及其在历代文论中的引用与阐释(如《文选》李善注)。据《金楼子》记载,该典故体现了对虚饰不实的批评。
- 对词语结构和本义的分析参考了《说文解字》对“翠”、“纶”二字的释义及古汉语构词法。据《说文解字》,“翠”为“青羽雀也”,“纶”为“青丝绶也”,引申指钓线。
网络扩展解释
“翠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读:
一、基本释义
“翠纶”指用翡翠(或翠鸟羽毛)装饰的钓鱼线。该词最早见于晋代文献,如孙绰《望海赋》中“华组依波而锦披,翠纶扇风而绣举”(),宋代叶清臣《松江秋泛赋》也提到“拖翠纶兮波上”,均以华丽意象描绘垂钓场景()。
二、成语引申义
在成语“翠纶桂饵”中,“翠纶”被赋予比喻意义。这个成语出自《阙子》,描述用翡翠装饰钓线、桂花作鱼饵的奢华做法,最终反而钓不到鱼。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引用此典,批评过分追求辞藻华丽而失去本质()。因此,“翠纶”也可引申为形式大于内容的修饰。
使用注意
- 文学场景:多用于形容辞章华美,如“翠纶之文”比喻文采斐然的文章()。
- 辩证思考:需注意成语警示的“华而不实”内涵,避免过度堆砌辞藻。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需更详细出处可查阅《望海赋》《文心雕龙》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矮人看场靉霼遨魂镑鑤牓子杮柎本刑冰洁玉清搏颡补考爨宝子碑当耳旁风倒述凋丧跌脚扮手敦仁法兰克王国乏事发虚腓神经废铜烂铁佛性负气含灵钢锋搆屯皓质画屏春虎头燕颔家衖江城交盘吉禘揭箧探囊金笺旧营生楷书吏李程谬遁木朽蛀生扭送判辞汽碾旗旗全劳动力曲子髯鬓软甲删定生剌剌石牀耍私情私掠讼駮松簧题缺讬便温屯贤淑销镕谐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