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从正的意思、从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从正的解释

(1).趋从正道。《易·随》:“《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孔颖达 疏:“所执官守正,能随时渝变以见贞正,则往随从。”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

(2).依从正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吾昔初看《説文》,蚩薄世字,从正则惧人不识,随俗则意嫌其非,略是不得下笔也。”

(3).遵循,修正。 明 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昔者 孔子 患 郑 卫 之声乱於《雅》《颂》,乖剌无所从正,乃周流四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正”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解析:

一、归从正道 指遵循正确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例如《论语·子路》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便蕴含了主张名实相符、行为合道的思想。清代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强调:“君子之学,将以反躬实践而归于正”,体现儒家对践行正道的追求。

二、依从正体 在文字学领域特指采用规范书写形式。许慎《说文解字·叙》载:“秦书有八体,汉兴有草书,而《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说明古代对文字正体的官方认定。现代汉字规范中,“从正”指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确认的标准字形。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校订本)
  3.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从正”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趋从正道
    指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

    • 出处:最早见于《易经·随卦》的《象》辞:“官有渝,从正吉也”,强调守正应变的重要性。
    • 例句: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序》中提到“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即通过正道的教化纠正错误行为。
  2. 依从正体
    指在文字、礼仪等方面遵循标准形式或规范。

    •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中提到“从正则惧人不识”,说明古代对文字规范化的重视。
    • 示例:汉字书写中需依从正体字,避免使用俗字或异体字。
  3. 遵循并修正
    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

    • 例句:明代唐顺之《送陆训导序》提到孔子周游列国以“乖剌无所从正”,即通过实践修正礼乐制度。

二、延伸用法


三、综合解析

“从正”的核心思想是遵循正道与规范,既包含道德层面的正直,也涉及文化、制度的标准统一。其意义随语境变化,但始终围绕“正”的价值导向展开。

如需进一步查阅详细文献,可参考《易经》《颜氏家训》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柏台豹隐褊促参虚长沮川馆存恤代培达枿道德信念大庭点拍垫洳调沃刁钻古怪兜夫独闻俄俄丰壮附遣格拒桂饵横死贼鸿明鸿渚忽略祸绝福连祸事简称矫揉造作郎罢老弱残兵拉瑟雷嗔电怒梁宫流徵乱札札露筋祠媚川都秘书院难阸内仓掿战黥夫驱捶人故三教九流十番鼓时咎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私勇碎琼宿疴遝冈复岭谭嗣同调档外壳万姓无令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