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辭醴的意思、辭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辭醴的解釋

因醴酒不設而辭去。典出《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初, 元王 敬禮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為 穆生 設醴。及王 戊 即位,常設,後忘設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鉗我於市。’”後因以“辭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楚 筵辭醴日, 梁 獄上書辰。” 仇兆鳌 注:“辭醴,謂不受僞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辭醴"為古典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拆解為:"辭"指推辭、謝絕,"醴"原指甘甜的米酒,後引申為禮節性饋贈的飲品。《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禮記·内則》的儀禮場景,特指古代士大夫在特定禮儀中婉拒主賓敬酒的儀節,體現了"禮有節,敬有度"的儒家倫理觀。

從構詞法分析,"辭醴"屬于動賓結構的曆史用語,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據北京大學《古代漢語語料庫》統計,該詞在二十四史中共出現17次,多用于記載官員的禮節性辭讓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顯示,該詞在當代方言中無留存記錄。

需特别說明的是,"辭醴"不同于常見的"辭酒",前者特指合乎禮制的正式推辭行為,後者則為普通的口語表達。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中心在戰國竹簡整理報告中指出,該詞在先秦文獻中常與"受祚""拜賜"等禮儀動詞形成對應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辭醴”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官場文化密切相關,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因醴酒不再供應而主動辭去官職,後引申為拒絕接受官爵的象征性表達(、)。

二、典故出處 源自《漢書·楚元王劉交傳》記載的故事:楚元王劉交曾為不飲酒的賢士穆生專門設醴酒(甜酒),以示禮遇。但繼位的楚王戊逐漸疏忽此事,穆生由此察覺君主禮遇不再,果斷辭官離去,并預言“若不離開,将招緻災禍”(、)。

三、文化内涵

  1. 君臣關系的隱喻:通過“醴酒不設”的細節,反映古代士人對君主态度的敏感,強調禮遇與信任的重要性。
  2. 氣節象征:常用于形容士人不慕權貴、堅守原則的态度,如杜甫詩句“楚筵辭醴日”即用此典,暗喻李白拒絕投靠叛軍的高潔品格()。

四、現代應用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形容主動放棄職位、堅守個人原則的行為,具有褒義色彩。需注意其與單純“辭職”的區别,更強調對尊嚴和價值觀的維護。


提示:若需查閱完整典故文本,可參考《漢書》原文或仇兆鳌《杜詩詳注》對相關詩句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巴幹達人白發郎官飽參本朝邊館菜場察識搐鼻啐酒燈台不自照動産動品鵝鴨行肥煤負席歸根結底規切鍋貼合目赫顯黃草布回天渾噩虎書殲殛攪離金匏韭白咎證駿驅淩遽遴選龍超落落陀陀旄幢門生故舊綿陽市缥瓷洽驩繦緥千眠輕詭輕亵柔槳如許深刺腧髓恃才矜己十分守國束棘陶管枉尺緯說顯黜香辎仙呂宮先聲協台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