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外讨伐。《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詔 营州 都督 张俭 等发 幽 营 兵及 契丹 、 奚 、 靺鞨 等出讨。”
“出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出外征讨或讨伐,多用于军事或政治行动的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根据权威历史文献《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记载,“出讨”指军队外出进行征伐行动。例如:“诏营州都督张俭等发幽营兵及契丹、奚、靺鞨等出讨。”。此处描述了唐代对高丽的军事行动,强调“出讨”的军事性质。
字义分解
现代延伸用法
在非军事语境中,可比喻为“提出讨论”或“公开探讨”。例如:“网友提出讨论领导视察封路的合理性”,此处“讨”引申为探讨、商议,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相关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新唐书》等古籍或权威辞典。
《出讨》这个词意指出征或出击,通常用来形容军队或个人离开本地以战胜敌人。该词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特别是历史上的战争或征服。
拆分部首和笔画:《出讨》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出”和“讨”,其中“出”部表示离开、远离的意思,“讨”部表示征讨、讨伐的意思。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和繁体:《出讨》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出”表示离开、前往,而“讨”表示征讨、讨伐。繁体字为《出討》。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表示《出讨》这个词的字形可能稍有差异。然而,总体来说,该词的字形与现代汉字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1. 领导下达命令,军队将出讨敌人。
2. 历史上的将军以出讨彪炳史册。
3. 在战争中,勇敢的士兵们出讨敌人的阵地。
组词:一些与《出讨》相关的组词包括:出征、出击、出战、征讨等。
近义词:与《出讨》意思相近的词有:讨伐、征服、攻打、逐敌等。
反义词:与《出讨》意思相反的词有:撤退、回返、和平、妥协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