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俶扰的意思、俶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俶扰的解释

[begin to disturb] 开始扰乱;动乱;骚乱

兵戈俶扰

详细解释

(1).开始扰乱。《书·胤征》:“惟时 羲 和 ,颠覆厥德。沉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 孔 传:“俶,始;扰,乱。”

(2).骚扰;扰乱。 唐 颜真卿 《祭伯父豪州刺史文》:“日者, 羯 胡 禄山 俶扰 河 洛 ,生灵涂炭。”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福州 启运宫 ,在 开元寺 ,有七祖御容塑像,乃 西京 陵寝之旧。南渡之初,迎奉于此。时 金兵 俶扰,仓忙间,载以篮舆七乘。” 章炳麟 《訄书·别录甲》:“ 吴三桂 弑 末帝 於 云南 , 谦益 復和《秋兴》诗以告哀。凡前后所和几百章,编次为《投笔集》,其悲中夏之沉沦,与犬羊之俶扰,未尝不有餘哀也。”

(3).动乱。 唐 独孤及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 赵 魏 方俶扰,安危俟明哲。” 明 宋濂 《宣慰曾侯嘉政记》:“自中原俶扰蔓延大 江 之东,兵连不解,殆将十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盖自第五世 达6*赖 卒后三十餘年,两立假剌麻,西陲俶扰至是始定焉。” ********* 《日本帝国主义最近进攻中国的方策》:“ 日 人之宣传目的,即在掩饰其乘中国俶扰,不欲实行华府会议决议之意。”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俶扰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俶扰”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合成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语境两方面解析:

一、词源解析 “俶”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善也”,后引申为“起始”“整理”之意,《尔雅·释诂》载:“俶,始也”。 “扰”本义指牛马驯服,《说文》作“烦也”,后演变为“搅乱”“侵扰”之意,如《尚书·胤征》云“俶扰天纪”。

二、基本释义

  1. 本义指开始扰乱,如《尚书·胤征》“俶扰天纪,遐弃厥司”,孔颖达疏解为“初始扰乱天之纪纲”。
  2. 引申为突然发生的骚动,《汉语大词典》引宋人笔记称“边陲俶扰,兵革未息”。
  3.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境,表示突然的干扰或秩序动荡,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例句“会场俶扰,演讲中断”。

三、用法特征 该词属于文言色彩浓厚的书面语,常见于历史文献与学术论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标注为动词性词组,可与“初肇”“肇端”等词构成近义关系。

四、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3版)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修订本)
  3.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网络扩展解释

“俶扰”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词源解析

二、基本词义

组合后,“俶扰”可理解为“突然或频繁地干扰,引发动荡不安的状态”。例如:

三、文学应用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学或书面语中,通过动态意象增强画面感。如:“海上俶扰,舟楫难行”暗含环境突变带来的压迫感。

补充说明

由于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具体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若需更权威的释义,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拜伦唱歌鸱鸟迭为宾主递更东内冻餧洞瞩父析子荷公宦巩穴钩星广莫风罕事黑土衡命鸿稀鳞绝槐菌化景黄辉昏坎活鲜鲜胡侜奸恶奬券结轨禁身金岫救生衣镌骨铭心苦菜楛耕冷话炼锻撂蹶子历访流彗乱无象騄骐茅塞抹胸内关逆俦怒愤配电系统披告仟伯启蕃清蹈穹圆畲客生毛牲事綀裳竹笥竖儿遂疑爣爣廷魁王后卢前王码电脑